第67章 技术引进(1 / 2)

文锦渡海关的探照灯刺破四月潮湿的晨雾,在集装箱金属表面折射出冷冽的光芒。陈志远站在三号查验平台,军大衣下摆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他手里那份报关单的油墨在晨露中微微晕染,\"洗衣机生产线\"几个字显得格外刺眼。

\"请开箱。\"海关科长王志强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文件上三菱重工的烫金徽标。他身后两名关员手持的检测仪突然发出尖锐警报,红色指示灯在第三个集装箱前疯狂闪烁。

张建军一个箭步上前,军绿工装后背的\"技术验收\"四个字被汗水浸出深色痕迹。工程师的改锥\"意外\"撬开货柜底部的暗格,露出十二个标着\"精密轴承-军用品级\"的金属箱。阳光照射下,箱体侧面的激光防伪标浮现出日本防卫省的菊花纹章。

\"有意思。\"陈志远蹲下身,指尖掠过轴承内圈的陶瓷镀层——这种耐高温材料通常只用于航空发动机。他掀开伪装层的动作惊动了随行的日本代表,山本一郎的白手套猛地按住箱盖,腕表表盘在剧烈动作下弹开,露出微型摄像头的反光。

海关的缉私犬突然对着山本的公文包狂吠。训导员扯开皮质夹层时,十几张存储卡散落一地——最新那张的标签上写着\"mtR-17系统参数\",正是去年《简氏防务周刊》曝光的日本陆自坦克火控系统代号。

红星三号车间的空气里飘着防锈油与焊锡的混合气味。日本技术团队正在安装的光刻机发出有节奏的嗡鸣,频率恰好与车间墙上的老式挂钟同步——这个细节让秦雪的白大褂口袋里的军用拾音器亮起红灯。

\"请拆除安全防护罩。\"山本用生硬的中文命令道,白手套指着楚明月设计的定位夹具,\"影响散热效率。\"他身后的助手迅速递上改装工具,工具包夹层里露出半截高频振动器的导线。

张建军突然咳嗽起来,军用水壶\"不小心\"打翻在地。液体渗入光刻机底座的瞬间,隐藏的过热保护装置突然启动——投影屏上跳出的日文警告暴露了真实工作温度上限,比说明书标注的数值低了整整30%。

\"看来贵国的工业标准很特别。\"陈志远用钢笔轻触控制面板。笔尖释放的弱电流激活了楚明月埋入的检测程序,操作日志显示这台设备在神户港装船前,已经连续运转过872小时。

苏晓梅的算盘珠子突然停住。少女发现耗材清单的日文原版写着\"每50小时更换激光头\",而中文翻译却变成了\"200小时\"。更蹊跷的是,角落里那行小字注明必须使用三菱原厂配件——单价正好是国产同类产品的二十倍。

暴雨拍打着技术档案室的铁皮屋顶,楚明月手中的放大镜在图纸上投下扭曲的光斑。设计师突然僵住——传动系统剖面图的边角处,一组看似随机的坐标在紫外线下显影成东京某栋建筑的立体投影。

\"广岛银行地下三层保险库。\"周雅的声音从档案架后传来,女记者指尖的微型相机还带着暗访时的体温。她调出的监控画面显示,赵明辉上周取走的文件袋编号,与图纸上隐藏的序列号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