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跨国谈判(1 / 2)

四月的东京,空气里飘着樱花的淡香,羽田机场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冷冽的阳光。陈志远站在海关通道前,松了松领带结,指尖触到西装内袋里的金属名片盒——那是楚明月用废弃电路板熔铸的,边缘刻着青龙山泉的微缩地图。

\"陈总,三号出口。\"苏晓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少女今天穿了套藏青色日式西装套裙,发髻盘得一丝不苟,手里捧着的《朝日新闻》财经版上,赵明辉与三菱商事高管的合影被红笔圈出,标题刺眼地写着《中日家电技术合作新篇章》。

陈志远的目光扫过接机大厅。六个穿黑西装的男人呈扇形靠近,领头的中年人鞠躬时,后颈处隐约露出蛇形纹身的鳞片状纹路——与三个月前深圳工地出现的那个司机如出一辙。

\"田中课长派我来接您。\"男人直起身,普通话带着古怪的关西腔调。他伸出右手时,小指缺失的断口处闪过金属冷光——那是某种高级钛合金义肢,关节处有细微的电子元件反光。

前世记忆如电流般闪过——1992年,赵家正是通过这位\"田中课长\"走私禁运的精密机床,而那截金属义肢里,藏着的从来都不只是录音设备。

张建军突然咳嗽一声。工程师的军绿色工具箱\"哐当\"砸在地上,扳手和万用表散落一地。他弯腰去捡时,后腰别着的便携式频谱分析仪红灯急促闪烁——半径五十米内有至少三个监听信号源。

三菱重工大厦的会议室里,水晶吊灯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长桌对面,技术总监佐藤健次戴着雪白手套,指尖轻轻抚过展示台上的变频电机样机,镜片后的目光像精密游标卡尺般冰冷。

\"陈桑的技术,比我们落后至少十年。\"他推过一份文件,1997年的专利证书上盖着鲜红的\"极秘\"印章,\"这是大日本帝国最新研究成果。\"

张建军突然拧开军用水壶。水流\"意外\"倾泻在桌面上,蜿蜒成奇怪的放射状图案——秦雪特制的导电液体瞬间让藏在花瓶里的监听器短路冒烟,一缕青丝从陶瓷缝隙里飘出。

\"有趣。\"陈志远用钢笔轻点佐藤刚展示的电路图。楚明月特制的墨水在接触到特定化学药剂后开始变色,被擦除的\"红星1985\"原始钢印渐渐浮现在图纸角落,旁边还有行日文小字:\"基于中国军工技术改良\"。

会议室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的瞬间,苏晓梅已经翻开账本。紫外线照射下,佐藤给的报价单背面显现出另一组数字——实际金额比表面高出30%,差额标注着\"特殊渠道费\"。

\"看来贵社的财务系统比技术更先进。\"少女的钢笔尖停在某个条款上,\"就像贵国去年钢铁出口的'双重统计'?\"

佐藤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当然知道这个中国姑娘指的是什么——上个月《产经新闻》刚曝光三菱虚报出口数据逃税30亿日元的丑闻。

新宿小巷的霓虹在夜雨中晕染成模糊的色块。\"鹤の屋\"居酒屋的门帘被掀起时,清酒香气里混着淡淡的电子设备焦糊味。

\"陈桑!终于肯赏脸了?\"赵明辉从榻榻米上起身,鳄鱼皮鞋碾灭的烟头在绸缎座垫上烧出焦痕。他身旁穿淡紫色和服的女子低头斟酒,发髻间的珍珠簪子闪过冷光——林美玲的小指在杯沿不着痕迹地一刮,某种白色粉末溶入琥珀色的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