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给王根出主意:“匈奴有块地深入汉朝境内,正对着张掖郡,那里长着特别好的木材,能做箭杆,还有鹫羽。要是能搞到手,对边疆建设太有用了,将军您也能立下不世之功!”王根跟皇上说了这事儿的好处,但皇上怕直接跟单于要地,万一要不到,太丢面子。王根就暗示夏侯籓,让他以个人名义去跟单于提。夏侯籓到了匈奴,聊天时跟单于说:“我看匈奴有块地深入汉朝张掖郡,我们三个都尉带着几百士兵守在那儿,又冷又苦,还得天天放哨,单于不如主动上书把这块地献给汉朝,一来能撤掉两个都尉和几百士兵,二来也能报答天子的恩情,肯定有大好处。”单于问:“这是天子的意思,还是你个人想法?”夏侯籓说:“是天子的意思,我也是为单于您考虑。”单于说:“这块地是温偶駼王的驻地,具体情况我得派人问问。”夏侯籓、韩容先回了汉朝,后来又去匈奴催着要地。单于说:“我们家五代人都没把这块地给汉朝,怎么到你这儿突然要了?我问过温偶駼王,匈奴西边的诸侯搭帐篷、造车都靠这儿的木材,这还是我父亲传下来的地,不能丢。”夏侯籓回到汉朝后,被调任太原太守。单于派人上书,把夏侯籓要地的事儿告诉了皇上。皇上下诏回复单于:“夏侯籓假传圣旨要地,按律当斩,但念在两次大赦,就把他调任济南太守,不让他再和匈奴打交道。”
冬天十月甲寅日,王根因病辞职。
皇上觉得太子既然过继来继承大宗,就不能再顾着亲生父母。十一月,立楚孝王的孙子刘景为定陶王,让他去祭祀定陶王刘康(太子生父)。太子琢磨着要不要上书辞谢,少傅阎崇说:“过继当继承人,按礼法不能顾私亲,不用谢。”太傅赵玄却觉得该谢,太子听了赵玄的。皇上下诏问为什么要谢,尚书上奏弹劾赵玄,赵玄被贬为少府,任命光禄勋师丹为太傅。太子小时候,是祖母傅太后亲自抚养。等太子被立后,皇上下诏让傅太后和太子生母丁姬留在定陶国的府邸,不能和太子见面。过了一阵,王太后想让傅太后、丁姬十天去看一次太子,皇上说:“太子继承正统,该一心侍奉太后,不能再顾私亲。”王太后说:“太子小时候是傅太后带大的,现在见面就当是念乳母的恩情,没什么妨碍。”最后只允许傅太后见太子,丁姬因为没抚养过太子,还是不能见。
卫尉、侍中淳于长特别受皇上宠信,权力大得能压过公卿。他在外面和诸侯、地方长官勾连,收受贿赂、得到赏赐加起来有上亿万钱,还沉迷酒色。许皇后的姐姐许孊是龙雒思侯的夫人,守寡后和淳于长私通,还被淳于长娶作小妾。许皇后当时住在长定宫,通过姐姐许孊给淳于长送钱送礼,想让他帮忙恢复婕妤的身份。淳于长收了许后上千万的金钱、车马、衣物,还骗她说会跟皇上说,立她为左皇后。许孊每次去长定宫,淳于长都写信给她,信里各种戏弄、侮辱许皇后,怎么过分怎么来,两人通信、送礼持续了好几年。当时曲阳侯王根主持朝政,因为生病,多次请求退休。淳于长作为皇亲国戚,按顺序该接替王根。侍中、骑都尉、光禄大夫王莽眼馋淳于长受宠,偷偷知道了这些事儿。王莽趁着伺候王根生病,说:“淳于长看您病了可高兴了,觉得自己肯定能接班,甚至已经开始讨论官员任命的事儿了。”还把淳于长的罪状全抖了出来。王根大怒:“既然这样,你怎么不早说?”王莽说:“我不知道您什么态度,所以没敢说。”王根说:“赶紧去告诉太后!”王莽跑去见太后,把淳于长骄横狂妄、想取代王根,还和许皇后姐姐私通、收受贿赂的事儿全说了。太后也生气:“这小子居然这样!快去告诉皇上!”王莽又跟皇上说了,皇上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只免了淳于长的官职,没治他的罪,让他回封国去了。
评论
这段历史堪称西汉末年的“权力大戏”,各方势力为了利益纷纷下场。皇位继承之争里,礼法成了扯皮工具,皇上、大臣各有盘算,定陶王靠“关系运作”成功上位;官职改革看似是为了提高效率,实则是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外戚王家的势力进一步渗透。外交方面,夏侯籓“花式要地”翻车,暴露出汉朝官员为了立功不择手段,也让汉朝在匈奴面前丢了脸。最精彩的还属淳于长的“作死之路”,仗着皇上宠信疯狂敛财、搞暧昧,结果被王莽“背刺”,直接下线。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是西汉末年外戚干政、官场腐败、皇权式微的缩影,也预示着帝国正在滑向衰落的深渊,各方的明争暗斗,就像一场慢性毒药,慢慢侵蚀着汉朝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