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呼韩邪单于宠爱左伊秩訾哥哥的两个女儿。长女颛渠阏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且莫车,小儿子叫囊知牙斯;小女儿是大阏氏,生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叫雕陶莫皋,二儿子叫且麋胥,都比且莫车年纪大,小儿子咸和乐,都比囊知牙斯年纪小。另外还有其他阏氏生的十几个儿子。颛渠阏氏地位尊贵,且莫车又深受呼韩邪单于喜爱。呼韩邪单于病重快不行的时候,想立且莫车为继承人。颛渠阏氏说:“匈奴内乱了十多年,就像发丝一样差点断绝,多亏了汉朝的帮助,才又安定下来。现在刚刚平定没多久,老百姓还害怕打仗。且莫车年纪小,百姓还不怎么归附他,要是立他为单于,恐怕国家又要陷入危险。我和大阏氏是一家人,孩子们都是我们共同的孩子,不如立雕陶莫皋。”大阏氏说:“且莫车虽然年纪小,但有大臣们一起主持国事。现在舍弃尊贵的且莫车,立地位低的雕陶莫皋,后世肯定会乱。”单于最后还是听从了颛渠阏氏的建议,立雕陶莫皋为单于,还约定以后把单于之位传给弟弟。呼韩邪单于死后,雕陶莫皋即位,就是复株累若鞮单于。复株累若鞮单于任命且麋胥为左贤王,且莫车为左谷蠡王,囊知牙斯为右贤王。复株累单于又娶了王昭君,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云是须卜居次,小女儿是当于居次。
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
春天三月,赦免天下的犯人。
秋天,关内下了四十多天的大雨。京城的老百姓都吓坏了,传言说大水要来。大家吓得四处乱跑,互相踩踏,老弱病残的人哭喊连天,长安城里乱成了一锅粥。汉成帝亲自来到前殿,召集公卿大臣商议对策。大将军王凤说:“太后、皇上和后宫的人可以上船,让官吏和百姓都上长安城的城墙躲避大水。”大臣们都同意王凤的建议。只有左将军王商说:“从古到今,就算是无道的国家,洪水也没淹没过城郭。现在政治清平,天下没有战争,上下相安无事,怎么会突然有大水在一天之内就涌来呢?这肯定是谣言!不应该让百姓上城,这样会让百姓更恐慌。”汉成帝听了,就没让百姓上城。过了一会儿,长安城里渐渐安定下来。一打听,果然是谣言。汉成帝就觉得王商能坚守自己的判断,很了不起,多次称赞他的建议。王凤呢,那叫一个惭愧,后悔自己说错了话。
汉成帝想把朝政大权都交给王凤。八月,下诏免去车骑将军许嘉的职务,让他以特进侯的身份参加朝会。
张谭因为选拔举荐人才不实在,被免官。冬天十月,光禄大夫尹忠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十二月戊申日初一,发生了日食。当天夜里,未央宫殿中发生地震。汉成帝下诏,要求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进谏的人。杜钦和太常丞谷永上奏回答,都认为是后宫女宠太盛,她们互相嫉妒,专擅君宠,这会妨害到皇位继承人的出现。
越巂发生山崩。
丁丑日,匡衡因为多占了四百顷封邑,以及在监管时盗窃所主管的财物价值十金以上,被免官成为平民。
评论
汉成帝建始年间这十年,西汉王朝可谓是内忧外患交织,问题不断暴露,预示着王朝的逐渐衰落。
从内部政治来看,石显倒台,其党羽被清算,这本是整顿朝纲的好机会,但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之前的不作为以及事后的不当表现,反映出朝廷高层官员在面对权臣时的软弱和失职,同时也暴露出官场的虚伪和明哲保身之风。王尊弹劾匡衡、张谭,虽被贬职,但得到大臣们认可,可见当时官场风气虽不佳,仍有正义之士敢于直言。而匡衡因贪污等问题最终被免为庶人,表明西汉官场的腐败现象已较为严重。
在政策与社会层面,成帝即位初期,各种灾异现象频发,如火灾、黄雾、日食、地震、山崩等,引发了朝廷对政策和人事的反思。大臣们对灾异原因看法不一,有认为是外戚无功封侯违背祖制,也有认为是官吏苛政导致阴阳失调。这反映出当时政治理念的多元以及对国家治理方向的迷茫。薛宣提出的解决官吏苛政的建议被采纳,说明朝廷也在努力寻求改善社会状况的方法,但能否真正落实并改变现状,仍有待观察。
在后宫与皇室方面,汉成帝好色,皇太后采选良家女充实后宫,杜钦建议建立合理的后妃制度,却因太后以无先例为由未能实施。这不仅反映出皇室生活的奢靡和制度的僵化,也为日后后宫争宠、影响朝政埋下隐患。同时,成帝专委王凤朝政,罢免许嘉,进一步强化了外戚势力,使得朝廷权力结构失衡,为西汉后期外戚专权的加剧奠定了基础。
对外关系上,匈奴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其内部关于单于继承人的讨论和决定,显示出匈奴在权力交接过程中的复杂考量,同时也表明汉朝对匈奴仍有一定影响力,双方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但这种平衡能否长久保持,取决于汉朝自身的实力和对外政策。
总体而言,建始年间诸多问题的出现,如政治腐败、外戚势力增强、后宫问题以及对灾异现象的应对无力等,都在不断侵蚀西汉王朝的根基,使其逐渐走向衰落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