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建始四年:诸事纷扰与应对之策
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这一年发生了好多事儿,咱们一件件来说。
天象与人事变动
春天正月癸卯日,有四颗陨石落在亳县,两颗落在肥累县。
朝廷废除了中书宦官,开始设置尚书官员五人。三月甲申日,任命左将军乐昌侯王商为丞相。
对策与后宫建言
夏天,汉成帝把之前举荐的那些敢于直言的人都召集到白虎殿,让他们就时政问题进行对策。当时汉成帝把朝政大权都交给了王凤,很多议论的人都把问题归咎于王凤。谷永知道王凤正受重用,就想暗中依附他,于是说:“如今四方的夷狄都臣服于汉朝,都是咱的臣属。北边没有匈奴冒顿那样的祸患,南边没有赵佗、吕嘉那样的麻烦,三面边境都安宁无事,没有战争的警报。诸侯里面大的也就管辖几个县,汉朝的官吏掌控着他们的权力,他们成不了什么事,没有像当年吴、楚、燕、梁那样的势力。朝廷百官相互牵制,关系亲疏交错,像骨肉相连的大臣们都有申伯那样的忠诚,小心谨慎,没有重合侯、安阳侯、博陆侯那样的叛乱。这三方面都没有丝毫过错,我就怕陛下您放过那些明显的自身过失,忽视天地发出的明确警告,听信那些糊涂的言论,把过错归咎于无辜的人,把政事寄托在不恰当的人身上,这样会再次失去上天的心意,这可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啊。陛下要是能认真思考我这愚笨臣子说的话,克制沉溺于女色的想法,消除对个别女子的偏爱,振作起阳刚的威严,像上天覆盖万物一样公平施恩,让后宫的嫔妃都有机会轮流侍奉您,多接纳那些容易生育的女子,不要挑长相美丑,不要避开曾经嫁过人的,也不要计较年龄大小。从常理来说,陛下要是能在地位低微的女子中得到继承人,反而是福气呢;只要能有继承人,母亲出身低微又有什么关系。后宫里的女史、使唤丫头,要是有诚心的,就多从地位低微的人中去寻找,这样说不定能遇到上天保佑的机会,也好让皇太后不再忧愁恼怒,消除上帝的谴责和愤怒,那么继承人就会增多,灾异现象也会停止!”杜钦也按照类似的意思上书。汉成帝把他们的奏书都拿给后宫看,还提拔谷永为光禄大夫。
气候异常与河患
这年夏天四月,居然下雪了。到了秋天,桃树、李树竟然结果了。
接着又下了十多天的大雨,黄河在东郡金堤决口。在这之前,清河都尉冯逡上奏说:“清河郡处于黄河下游,土壤疏松脆弱,容易被冲毁。之前之所以长时间没有大的灾害,是因为屯氏河相通,可以让河水从两条河道分流。现在屯氏河堵塞了,灵鸣犊口的排水情况也越来越差,就只有一条河道要承受好几条河流的水量,就算把堤坝筑得再高,最终也没办法把水排泄出去。要是连续下大雨,十天半个月不停,河水肯定会满溢出来。古代九河的河道遗迹,现在已经很难弄清楚了,屯氏河刚刚堵塞不久,那个地方还比较容易疏通;而且它的河口地势高,从那里分流可以减轻水的冲击力,从路程上看也比较合适,可以重新疏通用来辅助黄河,排泄洪水,防备突发情况。要是不提前整治,黄河要是向北决口,会祸害四五个郡,要是向南决口,会祸害十几个郡,到那时候再发愁,就太晚啦!”汉成帝把这件事交给丞相、御史处理,他们回复说派博士许商去视察,许商认为“现在国家财政开支紧张,暂时可以不疏通”。过了三年,黄河果然在馆陶和东郡金堤决口,洪水泛滥到兖州、豫州,流入平原、千乘、济南等郡,一共淹没了四个郡、三十二个县,被水淹没的土地有十五万多顷,水深的地方有三丈;冲毁官府的亭台、百姓的房屋将近四万处。
官员任免与河患应对
冬天十一月,御史大夫尹忠因为应对河患的方案不切实际,汉成帝严厉责备他不称职,尹忠自杀了。朝廷派大司农非调去调拨均平钱谷到遭受黄河决口水灾的各郡,又派两名谒者征调河南以东地区的五百艘船只,把九万七千多百姓迁移到丘陵地带躲避洪水。
壬戌日,任命少府张忠为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