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许华家乡的故事(2 / 2)

吴语听到这里叹了一口气。

许华继续说:

“我稍微大一点的时候,终于知道我的父亲是被村支书害死,所以我就一直很讨厌村支书这样的人,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换了多少届,反正我知道换来换去还是一样,现在他们可能不敢这也明目张胆,不过也没有做什么对村民有益的事。现在再说说养殖吧,我家里面确确实实养过猪,养过鸡。不过从来没有形成过规模。我记得养肉猪最多也就一两头,你也知道,猪要吃饲料,从出生就吃到卖出去的那一天。父母是穷人,猪饲料只能跟饲料店赊账,每次到了卖猪的时候才把钱结清。如果遇到行情好,那可能有那么一点点钱赚,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说他们赚到过钱,再说了,一两头猪也就卖得一千块左右,吃饲料可能就要了八百,忙活了一年,叫人工费都赚不回来。鸡最多就是养十来只,可是我的父母没有技术,成活率都不到一半,鸡仔是买的,还没得卖就死了一大半,你说怎么可能有钱。有一年发猪瘟,我家里面的猪全部死掉,连唯一的一头母猪也没能幸免。自从那次猪瘟,我家也不敢在养猪,生怕有来一场猪瘟。事实,最主要的还是没有钱,如果有资金,那还是可以搏一搏。反正那时候的我们家,每年都是拆东墙补西墙,补了这边补那边,都没有说有一天是宽裕的。后来,政府推广种植水果,可是政府没有提供技术,只是一味的喊农民种植。农民认为这是政府推广的项目,那肯定是非常有搞头,种的时候市场上卖十几块钱一斤,你想想看,那可是九十年代,十几块一斤是什么概念。所有的村民开始把旱地腾出来种水果,当时果苗都要几十块钱一棵。第二第三年有一点点收成,不过非常少,那时候卖出去还有差不多十块钱一斤,我的父母似乎看到了希望,没想到第二天,水果的行情跳楼一样下跌,从十几块一斤跌落到几毛钱一斤,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变成这个样子。我知道,主要是产能过剩导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水果不耐运输,采摘后的第二天它的味道就变了。那时候哪里有什么冷藏车,都是靠大巴来运输,所以这些水果也没有办法运往北方销售。政府明明知道这个问题,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有多了一个恨,恨了村支书又恨政府,觉得他们都是吃饭不做事,专门压榨农民的人。”

“那你有没有想过要改变这种现象。”

“想怎么会没想过,可是没有办法,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当时还是要看后台,没有后台的人是没有办法的,我自己有没有文化,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你自己也亲身经历过,没有后台的力量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许哥,说了那么久,你还没有说过你的家长在哪里。”

“以后你会知道的,现在我不太想说我的家乡在哪里,反正到时候你肯定会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