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年的热浪席卷全国,大街小巷的收音机里循环播放着《亚洲雄风》,激昂的旋律混着蝉鸣,在七月的骄阳下发酵成一种全民沸腾的情绪。陈志远站在百货大楼的橱窗前,透过有些泛黄的玻璃凝视着里面陈列的运动衫——胸口印着蹩脚的英文标语,领口线头歪斜得像蜈蚣爬过的痕迹,价格却标得比国营商店里的\"三大件\"还高。售货员正往模特身上套另一件仿阿迪达斯的t恤,腋下接缝处已经能看到明显的脱线。
\"仿的耐克,料子不透气。\"楚明月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旁,指尖轻轻划过橱窗玻璃,在某个角度下能看到她指甲边缘还沾着颜料,\"用的是化纤厂最次的涤纶,三天就起球,但年轻人抢着买——就为那个勾子标志。\"
身后传来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广场中央的电视墙正重播中国女排夺冠的镜头,郎平一记重扣砸在对方界内,观众席上一片红旗翻涌,几个戴红领巾的孩子骑在父亲肩头挥舞着小国旗。陈志远的目光却像被磁石吸引般落在运动员衣领的商标上——那是个陌生的德国品牌,字母在汗水浸透的布料上若隐若现。
\"我们赞助的体操队刚拿了世锦赛铜牌。\"周雅翻着采访本,纸张哗啦作响,某页上还粘着体育馆的票根,\"但央视转播时,镜头就像长了眼睛似的,每次特写都精准避开队服胸口的远航LoGo。\"她突然用钢笔戳了戳本子上某处,墨水晕开成一个小黑洞,\"导播间有人递了条子。\"
热风卷起一张海报\"啪\"地拍在陈志远腿上。海报上的短跑运动员肌肉线条如刀刻斧凿,右下角却印着\"赵氏运动\"的烫金商标。秦雪弯腰捡起,抖了抖灰尘,阳光穿透纸张照出背面墨迹——那是某国营厂去年破产时贱卖的库存编号。\"他们收购了第三针织厂,现在垄断了全省体育用品的政府采购。\"她说着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口罩,\"车间工人说...赵家用的染料...苯胺超标...三十倍...\"
远航大厦顶层的会议室像个蒸笼。尽管吊扇开到最大档,汗水还是不断从人们额角滑落。白板上贴满从《人民日报》到《体坛周报》的剪报:健力宝借洛杉矶奥运一飞冲天,李宁运动服伴随圣火传遍青藏高原。楚明月用红笔圈出所有报道的共同点,笔尖在\"中国\"二字上反复描摹,直到纸面凹陷。\"爱国情怀,\"她转身时马尾辫甩出一道弧线,\"才是最好的品牌载体。就像抗战时的'实业救国',现在需要的是'体育兴邦'。\"
样品间里冷气开得很足。退伍兵出身的车间主任老赵正用布满老茧的手演示新型面料。浸透汗水的布料在紫外线灯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干,迷彩纹路中暗藏的反光条在黑暗中勾勒出遒劲的龙形。\"原先是给侦察兵开发的,\"他咧嘴一笑,露出两颗银牙,\"战士们匍匐射击三小时,腋下都不带湿的。\"说着突然抄起剪刀,\"嗤啦\"一声划开样品,内层露出的纳米纤维像蛛网般绵密——这是张建军从防弹背心材料改良而来的透气层。
首款\"红旗系列\"运动装上市当天,解放碑专卖店的玻璃门差点被挤爆。穿着回力鞋的大学生、拎着菜篮子的主妇、甚至系红领巾的小学生都在队伍里翘首以盼。然而赵家的反击来得比重庆的暴雨还快——三家晚报同时发文质疑\"虚假军工概念\",电视台暗访镜头里,几个满脸痘痘的年轻人对着镜头掀起衣摆,腰部皮肤布满红疹。\"远航运动服过敏事件\"在晚间新闻滚动播放,而画面角落里,赵明辉正与质检局长把酒言欢。
秦雪通宵检测退货商品的样子像个法医。电子显微镜下,真伪面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肌理:远航的正品纤维排列如整齐的田垄,而山寨货的纤维像被炸过的方便面。她突然用镊子夹起一丝蓝色结晶:\"工业染料!赵氏仓库流出的次品!\"话音未落,化验室的门被撞开,仓库管理员抱着个鞋盒冲进来:\"又...又有人晕倒了!\"
儿童医院走廊挤满了记者。病床上躺着个穿盗版远航运动衫的男孩,手腕处皮肤溃烂如灼伤。秦雪掀开孩子衣领时倒抽冷气——内侧缝着赵氏的暗标。周雅举起相机的手在发抖,闪光灯照亮孩子母亲泪痕斑驳的脸:\"学校统一买的...说是爱国货...\"
维权行动演变成一场惊心动魄的行为艺术。楚明月租下市中心广场的LEd巨幕,直播正品与山寨的暴力测试:退伍兵教官穿着\"红旗系列\"从三楼索降,布料在摩擦中火星四溅却完好无损;而仿品在第一个战术翻滚时就\"刺啦\"裂开大口子,填充物如柳絮纷飞。最震撼的是张建军设计的\"千人拉伸\"——一千名大学生同时试穿两款运动裤做高抬腿,正品组动作整齐划一,山寨组则不断传来布帛撕裂声和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