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商局里,赵建国的外甥刘科长跷着二郎腿,面前摊着本商标注册簿。
\"陈厂长,做生意要讲法律。\"他指着某页上的红印章,\"'志远美食'这个商标,我表哥上个月就注册了。你们再用,就是侵权。\"
陈志远盯着注册日期——正好是他递交加盟店申请的后一天。他强压怒火:\"刘科长,'远航'和'志远'是两个牌子......\"
\"法律不看这个。\"刘科长啪地合上簿子,\"要么改名,要么交商标使用费,一年五千。\"
走出工商局,热浪扑面而来。陈志远在树荫下点了支烟,思绪翻腾。五千元相当于五家加盟店半年的利润,赵家这是要掐死他们扩张的咽喉。
\"去找周雅。\"他突然掐灭烟头,\"省报不是要做改革开放专题吗?\"
三天后,《南方日报》二版刊登了题为《商标抢注:新兴民营企业的烦恼》的报道。文章没有点名,但任何了解内情的人都能看出是在说赵家。周雅巧妙地在文中引用了北京法律专家的观点:\"恶意抢注商标行为,严重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报道引发的连锁反应超出预期。先是地区工商局派人调查,接着省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组突然造访远航快餐。镜头前,陈志远展示了完整的品牌发展历程,从最早的辣椒酱商标到现在的加盟店合同。
\"我们鼓励员工回乡创业,是为了让更多人分享改革红利。\"他对着话筒说,身后的李彩凤正给顾客打包,\"而不是让某些人钻法律空子,垄断市场......\"
节目播出当晚,刘科长亲自登门,手里拿着撤销商标注册的通知书。
\"陈厂长,误会,都是误会。\"他额头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我表哥说那个商标他不要了......\"
陈志远接过通知书,看见上面鲜红的公章。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取出一沓文件:\"这是我们所有加盟店的注册资料,麻烦刘科长帮忙看看,还有什么'法律问题'?\"
刘科长走后,楚明月立刻铺开设计图纸:\"我们要重新注册全类商标,从餐饮到包装,一个都不能漏!\"
\"先解决这个。\"秦雪递过一封信,\"彩凤那边出问题了。\"
信是张铁柱写的,歪歪扭扭的字迹述说着困境:镇上供销社不让用自来水,说是\"资本主义买卖\";工商所三天两头来查卫生;最糟的是,有人散布谣言说炸鸡用的\"激素鸡\",孩子们吃了不长个......
陈志远连夜召集车队,装满原料和设备赶往清水镇。晨曦微露时,他们看见李彩凤的店铺门前围着十几个村民,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正举着喇叭喊话:\"......检测发现致癌物超标......\"
\"放屁!\"老王从车上跳下来,军装上的勋章叮当作响,\"老子在朝鲜战场啃树皮的时候,你们这些王八蛋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人群安静下来。陈志远走到白大褂面前,认出是镇卫生院的贾医生——赵建国老婆的远房表弟。
\"贾医生,检测报告能给我看看吗?\"陈志远平静地问。
白大褂的眼神闪烁:\"你、你是谁?我这是例行公事......\"
秦雪突然上前一步,从包里取出文件:\"我是县医院主治医师,这是省疾控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她展开盖着红章的纸张,\"远航快餐所有原料符合国家标准,亚硝酸盐含量仅为限值的十分之一。\"
贾医生讪讪地走了,围观的人群却未散去。一个老大爷拽住陈志远的袖子:\"后生,真没放激素?我孙子可爱吃你家的鸡......\"
\"大爷,\"陈志远蹲下身,平视着老人浑浊的眼睛,\"我给您看样东西。\"
他从车上搬下个小笼子,里面是两只活蹦乱跳的小鸡仔。\"这是我们用的鸡种,县养鸡场统一供应。\"他掏出本相册,\"这是养殖场照片,每只鸡都有检疫证明。\"
老人们传阅着照片,孩子们围着鸡笼叽叽喳喳。李彩凤擦着眼泪走出来:\"陈厂长,我......\"
\"从今天起,每月搞一次开放日。\"陈志远高声宣布,\"谁想看看炸鸡怎么做的,随时欢迎!\"
回县城的路上,陈志远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苏晓梅探头看去,只见上面写着《加盟店管理十条规定》,第一条就是\"透明经营,接受监督\"。
\"还打算继续扩张?\"她问。
\"不但要扩,还要更快。\"陈志远指向窗外掠过的村庄,\"你算算,全县二十三个乡镇,每个镇一家店,每家店日均销售额按清水镇的一半计算......\"
数字在算盘上跳动,苏晓梅的眼睛越瞪越大。如果按这个模式,半年内他们的收入就能翻两番。
\"问题是资金。\"秦雪一针见血,\"设备和原料垫资会把我们拖垮。\"
陈志远神秘地笑了。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份文件,封面上印着\"中国农业银行\"的红字。
\"贷款?\"老王倒吸一口凉气,\"万一还不上......\"
\"用加盟店的利润分成做抵押。\"陈志远指着文件细则,\"这叫'供应链金融',周雅介绍的省城专家设计的方案。\"
秋风吹黄稻田时,第十七家加盟店在柳河镇开业。陈志远站在新漆的招牌下,看着统一着装的员工们忙碌。十七个红点在地图上连成网络,最远的已经延伸到邻县。
李彩凤抱着女儿走过来,小姑娘已经会奶声奶气地背菜单了。\"陈叔叔,\"她递上一张皱巴巴的纸,\"我的画。\"
画上是间红房子,门前站着五个火柴人,高个的是陈志远,穿裙子的是苏晓梅,戴眼镜的是秦雪......最边上,小女孩画了个穿军装的小人,胸前别着闪闪发亮的勋章。
\"老王班长怎么没来?\"小姑娘问。
陈志远望向县城方向。老王主动请缨留守总店,这会儿应该正指挥着新员工练习\"一锅三炸\"呢。他仿佛能听见那沙哑的嗓音穿透秋风传来:\"油温210度下锅,180度捞出......\"
\"王爷爷在看家。\"他蹲下身,指着画上的军装小人,\"等咱们的店开到一百家,就给他发个更大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