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物资囤积(1 / 2)

省物价局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陈志远望着那张盖着大红印章的《关于调整部分商品价格的通知》,铅字印刷的\"钢材+15%\"在晨光中格外刺眼。身后传来楚山河的咳嗽声——这位机械工业厅的顾问,此刻正伪装成普通老头,用报纸遮掩着录音机。

\"不止钢材。\"他压低声音,\"水泥、木材、纯碱...二十八种生产资料全要涨。\"

录音带转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陈志远的目光扫过公告末尾的签发日期——1985年3月2日,距离价格闯关只剩七天。前世这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改革,曾让无数企业一夜破产,也让赵明辉之流靠囤积居奇赚得盆满钵满。

\"仓库找好了吗?\"

楚山河递过钥匙时,掌心有层薄茧——这是常年绘图留下的印记。\"东郊战备仓库,我女婿部队管的。\"老工程师眨眨眼,\"不过运输得你们自己解决。\"

回程的吉普车上,陈志远不断复算着记忆中的数据。1985年价格双轨制下,计划内钢材每吨700元,黑市却能卖到2000元。若按红星集团现在的产能需求计算...

方向盘突然打滑。后视镜里,一辆\"先锋\"摩托正疯狂闪灯——楚明月追来了。设计师单手持把,另一只手挥舞着图纸,发梢在风中乱舞如旌旗。

\"最新消息!\"她刹车时差点撞上车门,\"赵建国包了三列火车皮往省城运水泥!\"

图纸在引擎盖上铺开,竟是省铁路货运调度表。陈志远一眼认出赵建国的笔迹——那些加粗的\"特批\"字样,与前世卡死他原材料供应的批文如出一辙。

\"他哪来的资金?\"

\"这个。\"楚明月掏出份抵押合同复印件,\"用赵家祖宅和五个店铺做抵押,从新成立的信托公司贷了八十万。\"

合同落款处,信贷部主任的签名龙飞凤舞——王建军。陈志远冷笑一声,果然还是这对黄金搭档。

集团紧急会议在午夜召开。秦雪抱着熟睡的孩子列席,苏晓梅面前的算盘珠子已磨得发亮,张建军则带着徒弟在角落组装某种可疑设备——据说是能干扰电话窃听的装置。

\"先下手为强。\"陈志远在黑板上写下物资清单,\"钢材、水泥、纯碱、铜材...按半年需求量囤积。\"

苏晓梅的算盘声突然停了:\"需要动用全部流动资金,还差...\"她报出的数字让所有人屏息。

\"贷款。\"秦雪突然说,\"医疗系统有笔闲置的基建款。\"

\"不行!\"张建军摔了扳手,\"那是盖儿童医院的!\"

争论被刺耳的电话铃打断。周雅从北京打来长途:\"国务院刚开完会,价格改革可能提前!\"

挂断电话,陈志远在窗前站了许久。月光下的厂区静谧如画,新落成的研发中心玻璃幕墙泛着冷光。若判断失误,这些年来积累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赌不赌?\"楚明月突然问。她手里转着钥匙圈,上面挂着小巧的骰子挂坠——六面全是\"一点\"。

黎明前的黑暗中,二十辆\"先锋\"摩托同时发动。这支由退伍汽车兵组成的运输队,将在未来五天内跑遍全省十七个物资站。张建军连夜改装的货箱能多载30%重量,每辆车还配备了军用防滑链——楚山河从部队仓库\"借\"来的。

苏晓梅坐镇财务室,面前摊开着十二个账本。当第一车钢材入库时,她正用三种不同方式核算汇率风险——从香港套汇的美元正在途中,负责押运的是华润公司的林先生。

\"会计制度没这条...\"老审计哆嗦着拒绝签字。

少女推开算盘,从抽屉取出本英文原版《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准则,非常规交易披露条款。\"她流畅地翻到折角页,\"我们完全合规。\"

老审计盯着那些蚯蚓般的文字,突然想起这个乡镇企业财务总监,去年刚通过全省会计资格考试——成绩排名第一。

第三天中午,楚明月冲进仓库时满身油污。她刚抢在赵家前面截胡了最后两车皮纯碱,代价是摩托车前叉变形。

\"猜我在火车站看见谁?\"她灌着凉开水,\"赵明辉!那小子留学回来了!\"

水杯在陈志远手中裂了条缝。前世置他于死地的仇人,此刻竟提前三年登场。冰凉的水滴顺着手腕流进袖口,像条苏醒的毒蛇。

\"他认出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