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品牌矩阵(2 / 2)

市场反响两极分化。县城的中年人嗤之以鼻,但大学生们爱不释手。更意外的是,\"辣仔\"贴纸在中小学校园疯传,间接带动了家庭购买。三个月后,\"蓝天\"系列在15-25岁人群中的知名度飙升至73%。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时,周雅带来了坏消息。她甩出一包\"红枫\"牌辣椒酱在会议桌上:\"赵家跟风了。\"

这包山寨货外观与\"红旗\"系列相似度惊人,只是将红旗改成了枫叶,烫金改成了烫红。价格却只有正品的一半。

\"查过了,\"周雅翻着笔记本,\"赵大强注册了'红枫'商标,生产线设在河北一个小厂,检测报告......\"她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很漂亮。\"

陈志远拧开瓶盖闻了闻,眉头紧锁:\"不是我们的配方。\"送到实验室检测,结果令人震惊——为了降低成本,\"红枫\"用工业色素代替天然辣椒红,防腐剂超标六倍。

\"这是往我们身上泼脏水!\"张建军气得拍桌,\"消费者哪分得清'红旗'和'红枫'?\"

常规做法是发声明、打官司,但陈志远选择了更激进的方式。他让周雅以消费者名义购买十种\"红枫\"产品,与\"红旗\"系列一起送检,全程录像。检测报告出炉当天,志远集团包下省报半个版面,将对比数据用最直观的图表呈现:两项指标不合格的\"红旗\",与全部超标的\"红枫\"。

周雅配合发表的《红枫与红旗: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更绝的是,楚明月设计了一套\"找不同\"游戏海报,贴在各个销售点,教消费者辨别真伪。

赵家不甘示弱,在小报上发文暗指志远\"垄断市场,打压小企业\"。舆论战白热化时,陈志远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瞠目的决定——请知青点的刘大娘做代言人。

刘大娘七十二岁,满脸皱纹,大字不识,却是志远辣椒酱的第一批试吃者。广告片里,老人用布满老茧的手摊开煎饼,抹上辣椒酱,对着镜头说:\"从三十岁吃到七十岁,就认这个味儿。\"

这则\"土掉渣\"的广告引发了现象级讨论。年轻人觉得新鲜,老年人感到亲切。当竞争对手攻击\"用老太太卖惨\"时,周雅在后续报道中讲述了刘大娘的故事:丈夫早逝,她靠做辣酱养活五个孩子,其中三个上了大学。

\"良心不是包装出来的,\"报道结尾写道,\"是几十年如一日做出来的。\"

市场给出了最真实的反馈。\"红旗\"系列销售额增长300%,\"红枫\"则因多地超市下架而濒临倒闭。更令人惊喜的是,\"蓝天\"系列的\"辣仔\"形象被青少年自发改编成漫画、顺口溜,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现象。

品牌升级的成功引来了学术界的关注。省商学院教授组团来考察,将\"三色战略\"编入教材。陈志远在分享会上说:\"很多企业不是死于竞争,而是死于僵化。志远的今天,可能成为志远的枷锁。\"

当晚的庆功宴上,楚明月喝得微醺,拉着陈志远看她的新设计——将\"红旗绿叶蓝天\"融合成一个整体logo。\"这才是完整的志远,\"她眼睛亮晶晶的,\"根扎在土里,心向着天空。\"

陈志远望着窗外璀璨的夜景,想起前世那些倒在品牌老化路上的民族企业。而今夜,在这座小县城里,一颗新星正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