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运输帝国(2 / 2)

张建军瞪大眼睛:\"可那边没批文啊!被抓到要罚巨款的!\"

\"所以我去。\"陈志远平静地说。

十二月的长白山区,大雪封山。陈志远亲自带队,五辆解放卡车组成的车队像蜗牛一样在盘山公路上爬行。驾驶室里,退伍兵出身的司机老赵紧握方向盘,嘴里不停地骂着脏话:\"这鬼天气,雷达都不好使了......\"

车载电台突然刺啦作响,传来断断续续的声音:\"......暴风雪......立即......返航......\"

\"糟了。\"老赵脸色骤变,\"气象站预警!\"

话音刚落,狂风卷着雪片呼啸而来,瞬间白茫茫一片。卡车剧烈摇晃,陈志远死死抓住车门把手。后视镜里,后面的车已经看不见了。

\"得停车!\"老赵拼命把住方向盘,\"再开要掉山沟里了!\"

卡车艰难地停在一处背风的山崖下。电台完全失灵,温度计显示零下三十五度。老赵从座位底下摸出个铁皮罐:\"幸亏带了这玩意儿。\"

那是志远食品厂特制的\"极地辣椒酱\",专为高寒地区研发的超辣版本。一小勺下肚,陈志远顿时觉得有团火从喉咙烧到胃里,浑身冒汗。两人靠辣椒酱和柴油炉,在驾驶室里熬过了漫长的十八个小时。

暴风雪停息后,他们发现最后一辆车失踪了。循着车辙找了半小时,才在一个陡坡下发现侧翻的卡车——司机小刘被困在变形的驾驶室里,双腿被卡住,已经出现冻伤症状。

\"电台坏了......\"小刘嘴唇发紫,\"我以为要交代在这儿了......\"

陈志远脱下大衣裹住他,和老赵用撬棍拼命撬开车门。当他们把小刘抬上山路时,远处传来了直升机的轰鸣——是马占山通过军用频道联系上的救援队。

这次死里逃生让\"志远运输\"名声大噪。周雅的跟踪报道《暴风雪中的生死救援》登上报纸头版,配图是陈志远和冻伤的小刘在病床前的合影。更出人意料的是,省交通厅厅长亲自批示:特批志远运输开通所有山区线路,并授予\"应急保障单位\"称号。

庆功宴上,陈志远却心不在焉。他翻看着事故调查报告,眉头越皱越紧——小刘那辆车的刹车管,切口过于整齐了。

\"有人动手脚。\"他把马占山叫到角落,\"查查最近谁接触过那辆车。\"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监控录像显示,事发前一天晚上,有个穿志远工作服的人在小刘车底鼓捣了半小时。经辨认,那人是赵大强运输公司的机修工。

\"要报警吗?\"马占山问。

陈志远摇头:\"没直接证据。\"他沉思片刻,\"不过,该让赵家尝尝苦头了。\"

一周后,《经济日报》头版刊出周雅的深度调查《运输行业的\"黑手\"》,详细揭露了赵家控制的多家运输公司违规操作:伪造维修记录、使用报废车辆、贿赂监管人员......文章引用的内部文件之详实,连省纪委都不得不启动调查。

赵家的运输牌照被暂扣三个月,志远运输的市场份额趁机突破40%。春节前的货运高峰,陈志远的车队穿梭在全省各地,军用电台里不时传来老兵们粗犷的呼号:\"长江长江,我是黄河,货已安全抵达!\"

腊月二十八,最后一批年货配送完毕。陈志远站在公司楼顶,望着停车场整齐排列的近百辆卡车,每辆车头上都系着喜庆的红绸带。马占山递给他一杯热茶:\"陈总,咱们这算不算'农村包围城市'?\"

陈志远笑而不答。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新的一年就要来了。他的目光越过城市,投向更远的北方——那里,一个更大的物流网络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