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建筑队成立(2 / 2)

\"值得。\"陈志远指向窗外。月光下,特种橡胶减震层正被铺设在光缆上方,材料用的是红星摩托车轮胎的改良配方。更远处,那批苏联设备被军方专家小心翼翼地装箱运走,其中某台仪器的电路板设计,将成为张建军下个月申请的专利灵感。

第二天的《羊城晚报》头版刊登了周雅的独家报道:《军民融合结硕果,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配图中,陈志远与军区首长握手的画面占了三分之二版面,角落里的赵明辉只拍到半个狼狈的背影。

但真正的反击在三天后到来。当\"红星建筑\"的招牌正式挂上工地大门时,质检站突然送来封查通知——有人举报他们使用不合格钢筋。

\"查!\"陈志远亲自带队冲进建材仓库。阳光下,张建军用游标卡尺随机检测的钢筋全部达标,甚至比国标还高出两个百分点。

\"举报人怕是没见过真货。\"工程师冷笑着一脚踢开某捆钢筋。断裂的横截面上,蜂窝状气孔像无数嘲笑的嘴巴——这正是赵家电子城查封时没收的劣质建材,不知何时被调包混入了工地。

秦雪的反应更快。女医生已经采集了钢筋表面的指纹,紫外线灯下某个指印泛着熟悉的蓝光——那是林美玲常用的护手霜荧光剂成分。

\"将计就计。\"陈志远当即下令召开新闻发布会。当三十家媒体架起摄像机时,张建军当众演示了真伪钢筋的对比实验。楚明月设计的展板上,\"赵氏建材\"与\"红星标准\"的数据对比触目惊心,而角落里的小字注明:所有检测设备均由省质检站提供。

这场直播的效果立竿见影。当天下午,赵家五个工地被突击检查,查封的劣质建材堆成了小山。黄昏时分,周雅发来简讯:林美玲已飞往香港。

寒露过后的第七天,地基浇筑仪式如期举行。当军地领导共同铲下第一锹混凝土时,陈志远注意到观礼台角落有个熟悉的身影——李嘉诚的助理正用长焦镜头拍摄减震层施工细节。

\"想要技术?\"他走过去轻声问,\"拿香港的销售渠道来换。\"

当晚的庆功宴上,苏晓梅核对着暴涨的订单——\"红星建筑\"一夜间接到了八家国企的施工邀请。少女的钢笔在\"军事工程\"分类上停留许久,最终画了个小小的五角星。

而在珠江对岸的赵家别墅,摔碎花瓶的声音持续到凌晨。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摊开的《建设工程质量标准》上——赵明辉用红笔圈出的条款旁,批注着触目惊心的六个字:\"此仇不报非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