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产品爆红(2 / 2)

\"真像做梦。\"她突然说,\"一年前,我还只会记工分...\"

煤油灯将她的侧影投在墙上,纤细却坚韧。陈志远想起初见时那个连算盘都打不利索的村姑,如今已是能和国际客商谈判的专业会计。这种蜕变,比任何商业成功都更令人动容。

\"对了。\"苏晓梅从怀里掏出个布包,\"给你的...\"展开是条深蓝色领带,材质明显是裁剪自出口样品布料,\"见外商...总要体面些...\"

陈志远接过领带,指尖触到细密的针脚。这丫头不知又熬了多少夜,才偷偷学会这门手艺。他鬼使神差地问:\"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话一出口就后悔了。粮仓里的空气瞬间凝固。苏晓梅的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因...因为...\"她的声音越来越小,\"...你让我看见了山外面的世界...\"

这个回答像记重锤击中胸口。陈志远想起前世那些围着他转的女人,图的是豪宅名车。而眼前这个村姑,珍视的却是他无意中展示的世界。

正当气氛微妙之际,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秦雪匆匆闯入,白大褂上沾着泥点:\"陈志远!县医院刚收治了五个食物中毒患者,症状疑似...辣酱中毒。\"

晴天霹雳!陈志远手中的领带滑落在地。苏晓梅脸色瞬间煞白,账本哗啦一声掉在地上。

\"不可能!\"她失声叫道,\"我们的杀菌工艺...\"

\"先别慌。\"陈志远强自镇定,\"患者吃的什么批次?\"

\"问题就在这儿。\"秦雪眉头紧锁,\"根本不是你们的产品!\"她从医疗箱取出个玻璃瓶,\"这是县酱菜厂的'红太阳辣酱',检测发现含有过量辣椒精和防腐剂。\"

陈志远接过瓶子,恍然大悟——原来赵家突然采购辣椒精是用在这里!他们模仿\"晓梅辣酱\"的包装风格,却用劣质原料以次充好,结果吃出问题...

\"更糟的是,\"秦雪补充,\"赵建国已经通知地区电视台,要把这事栽赃给你们厂。\"

阴险!太阴险了!陈志远额头沁出冷汗。在前世商战中,这种\"毒丸\"策略他见过太多。一旦负面新闻扩散,再优质的产品也会被市场抛弃。

\"立刻行动。\"他抓起外套,\"秦雪去县医院取样检测;晓梅整理生产记录和质检报告;我去找周雅发声明!\"

三人分头冲进夜色中。陈志远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在坑洼的土路上拼命蹬踏。夜风呼啸而过,带着初秋的凉意。远处县城的灯火明明灭灭,如同这场商战中闪烁不定的局势。

周雅正在县广播站加班。听完陈志远的叙述,她立刻拍案而起:\"我这就写内参!但光澄清不够,必须反击!\"

她拉开档案柜,取出一叠材料:\"我调查赵家酱菜厂很久了。他们用工业盐代替食用盐,还往辣酱里掺玉米粉...这些证据足够让他们关门!\"

陈志远快速浏览着材料,心跳逐渐平稳。前世处理公关危机的经验告诉他,反击必须快准狠:\"明天头版见报?\"

\"不,更狠。\"周雅眼中闪着寒光,\"今晚录专题报道,明天早新闻全省播放。同时发通稿给香港媒体——华润公司最怕负面新闻,肯定会施压当地彻查。\"

这个策略堪称绝杀!陈志远不禁对这位女记者刮目相看。在前世,他需要花重金聘请公关公司才能达到同样效果。

凌晨三点,陈志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粮仓。苏晓梅和秦雪已经等在屋里,两人面前的桌上摆满了检测报告和生产记录。

\"查清了!\"秦雪挥舞着化验单,\"患者体内的防腐剂含量超标二十倍,而我们产品从来不加这个!\"

苏晓梅则摊开一本厚厚的台账:\"过去半年每一批原料的进货单、质检记录、成品留样...全在这里。\"

煤油灯下,两个姑娘的眼睛都布满血丝,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陈志远心头涌起一股暖流——有这样的团队,何愁大业不成?

晨光微露时,反击全面展开。省广播电台的早新闻详细报道了\"真假辣酱\"事件;周雅的调查文章同步出现在省报头版;华润公司更是雷霆手段,直接向省政府递交了抗议信。

效果立竿见影。上午十点,县卫生局查封了赵家酱菜厂;中午时分,地区工商局宣布对全区调味品企业突击检查;到了下午,连赵建国都被纪委叫去\"说明情况\"。

而红星厂却迎来一波意外的客流——各路媒体记者、好奇的市民、甚至还有省城来的考察团,把小小的厂房挤得水泄不通。陈志远索性开放参观,让张建军讲解质量控制流程,秦雪演示x光检测设备,苏晓梅则展示\"日清日结\"的财务管理。

这场危机反而成了最好的广告。当晚的省台新闻中,红星厂被作为\"乡镇企业质量标杆\"重点报道。镜头扫过整洁的车间、规范的流程和墙上那面\"地区先进企业\"的锦旗时,陈志远注意到苏晓梅偷偷抹了下眼角。

夜深人静时,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品牌保卫战:1.建立防伪标识;2.完善危机应对机制;3.法律维权团队。\"钢笔在\"防伪\"二字上顿了顿,洇出一朵小小的蓝花。

远处传来夜枭的啼叫。1981年的秋夜凉爽宜人,而属于他们的商业传奇,在经历爆红与风波的洗礼后,正向着更广阔的市场昂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