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打压来临(1 / 2)

地区工商局的公函像块寒冰躺在桌上。陈志远逐字阅读着那份盖有鲜红印章的文件,指尖传来的凉意顺着血管蔓延至全身。

\"经群众举报,红星食品厂涉嫌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现责令停业整顿,接受调查。\"

落款处龙飞凤舞地签着\"赵建国\"三个字,墨迹浓重得几乎要刺破纸张。窗外秋雨淅沥,将玻璃打出一片模糊的水痕,正如这份突如其来的禁令背后模糊的\"群众举报\"。

\"狗屁举报!\"张建军一拳砸在墙上,震得样品柜里的玻璃瓶叮当作响,\"肯定是赵家那帮王八蛋眼红我们出口订单!\"

苏晓梅脸色苍白地翻着账本:\"香港那边...后天就要发第二批货...\"

陈志远将公函折好放进抽屉。他太熟悉这种手段了——前世赵明辉就是用类似方式,在他公司上市前夜发动恶意举报。行政打压比商业竞争更致命,因为它根本不讲规则。

\"厂里现在有多少库存?\"他平静地问。

\"成品两千四百瓶,原料够生产八千瓶。\"苏晓梅迅速报出数字,\"但按文件要求,连包装都不允许移动...\"

王丽华匆匆推门而入,雨珠从她的塑料雨衣上滚落:\"打听清楚了,举报内容是'非法添加苏丹红'——简直胡说八道!我们连色素都不用!\"

\"化验报告呢?\"秦雪问。

\"在这里。\"王丽华从怀里掏出个信封,\"县防疫站昨天突击抽检的结果,各项指标全部合格。\"

陈志远接过报告扫了一眼,冷笑浮上嘴角。赵建国这招够毒——虽然最终检测结果会还他们清白,但调查期间的停产足以导致出口违约。而国际商誉一旦受损...

\"去找李国栋。\"他抓起外套,\"晓梅准备全套生产记录,秦雪联系省卫生厅,王姐负责安抚工人。\"

\"那我呢?\"张建军摩拳擦掌。

\"检查所有设备。\"陈志远压低声音,\"我怀疑他们会趁机做手脚。\"

雨中的县城街道泛着冷光。陈志远踩着积水来到乡镇企业局,却被门卫告知李国栋去省里开会了。转身时,他瞥见传达室窗后闪过一张熟悉的脸——王建军,正幸灾乐祸地咧嘴笑着。

这显然是个精心设计的局。陈志远站在雨中思索对策,冰凉的雨水顺着后颈流进衣领。前世积累的商业智慧在此刻飞速运转:行政诉讼耗时太长,媒体曝光已经用过,找关系疏通...

\"陈厂长!\"

清亮的女声穿透雨幕。周雅撑伞跑来,短发被雨水打湿贴在脸颊上:\"我刚从省里回来,情况不妙。\"她喘着气说,\"赵建国在地区常委会上放话,要拿你们'杀一儆百'。\"

\"罪名是?\"

\"两条。\"周雅竖起手指,\"一,搞资本主义经营;二,破坏计划经济。\"

这两顶大帽子扣下来,在1981年足以压垮任何企业。陈志远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赵建国这是要置他们于死地!

\"有转机。\"周雅突然压低声音,\"省委政策研究室正在收集'改革受阻'案例,你们很典型。\"

雨幕中,两人匆匆赶往邮电局。周雅口述,陈志远补充,一份题为《一个乡镇企业是如何被官僚主义扼杀的》内参材料逐渐成形。文中详述了红星厂从白手起家到出口创汇的全过程,以及如今遭遇的不公打压。

\"最后要个响亮的结尾。\"周雅咬着铅笔头。

陈志远沉思片刻,口述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山野,但某些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寒冬。他们用计划的剪刀,肆意修剪市场的幼苗...\"

材料发出后便是煎熬的等待。陈志远回到厂里时,工人们正三三两两聚在屋檐下,见了他纷纷围上来。

\"陈厂长,真要停产啊?\"

\"我家就指望着这份工资呢...\"

\"听说县酱菜厂在招人...\"

七嘴八舌的担忧中,陈志远注意到角落里的苏晓梅。少女独自蹲在灌装机旁,用抹布一遍遍擦拭已经锃亮的机身,肩膀微微发抖。

\"都回家等通知。\"他提高声音,\"工资照发,相信我。\"

这句话抽干了厂里最后的流动资金,但他别无选择。工人们将信将疑地散去后,陈志远走到苏晓梅身边蹲下。

\"擦不坏的。\"他轻声说。

苏晓梅猛地抬头,眼眶通红:\"他们凭什么...我们明明什么都没做错...\"一颗泪珠滚落,在机身上溅起微小的水花。

陈志远不知如何作答。在前世,他可以用法律武器对抗不公;而在这个法制尚不健全的年代,权力的一纸文书就能摧毁所有努力。

\"会解决的。\"最终他只挤出这三个字。

夜幕降临,粮仓里的煤油灯亮如白昼。核心团队围坐一圈,气氛凝重如铁。秦雪带来了省卫生厅的复函——支持红星厂申诉,但程序至少需要一周;王丽华汇报了工人情绪,已有三人提出辞职;张建军则发现灌装机的关键部件被人为松动,幸好及时发现...

\"最急的是香港订单。\"苏晓梅翻着账本,\"逾期违约金每天3%,五天后对方有权取消合同...\"

门突然被推开,王小军浑身湿透地冲进来:\"陈哥!县酱菜厂门口贴出告示,高薪挖我们的人!\"

果然来了!陈志远冷笑。赵家这是要釜底抽薪,连技术工人都不放过。前世赵明辉收购竞争对手时,也是先挖核心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