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红星轧钢厂。
厂区里那片平日里用来停放车辆的空地上,乌泱泱地站满了人。总厂、分厂的领导班子一个不落地全员出席,厂里的中层干部和基层的工人们也都来了,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声势浩大。
这是一场全体大会。
台上,总厂的大领导亲自发表讲话,声音洪亮,掷地有声。讲完话,便是表彰环节。在这次去东北的大采购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五名采购员,依次上台领取荣誉奖章。
最后一个上台的,是方卫国。
大领导亲手将那枚沉甸甸的奖章别在他的胸前,还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那眼神里满是欣赏和鼓励。
“小方同志,干得不错!我们轧钢厂,就需要你这样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人!”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方卫国是当之无愧的头功。
在轧钢厂这样的大厂里,有三种位置最是紧要。一是厂长,主持全局,做重大决策,手里攥着的是实打实的权力;二是技术员,对于以技术立身的轧钢厂来说,技术员就是厂子发展的命脉;而第三个,就是采购员。
尤其是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采购员的作用就更加凸显了。一个企业要想正常运转,后勤保障必须过硬。而后勤部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采购。
这次去东北的大采购,更是为了保障新成立的三分厂建成后的后勤物资供应,尤其是几千号工人的食堂三餐。这任务,厂领导能不重视吗?
人群中,易中海看着台上风光无限的方卫国,表情有些复杂。
一方面,他自然是希望方卫国能成器的,毕竟,他曾经把方卫国看作是自己养老的候选人之一。可另一方面,他又怕方卫国太过优秀,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这小子能力强,人脉广,还有城府有手腕,要是真发达了,在外头置办了宅子,或是当了大官,还会认他这个一大爷吗?到时候,还指望得上他养老吗?
易中海心里头明镜似的,方卫国这小子,他根本把控不住。这么一想,之前那份上心的劲儿,不知不觉就淡了许多。
而站在不远处的刘海中,则是从骨子里透出一股子欣慰。
如今,他跟方卫国可算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是实打实的利益共同体。方卫国得了大领导的赏识,将来在厂里自然是前途无量。刚才大领导当众拍肩膀的那个举动,在他看来,跟给三分厂领导递暗号没什么两样——这小子,可以提拔!
只要方卫国上去了,他那三个儿子的工作,才算有了着落啊!
厂里的中层干部们个个为之动容,底下的工人们更是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而傻柱、贾东旭、许大茂这几位,则是满心的妒忌和郁闷。他们虽然佩服方卫国这手腕,可心里那股子酸味儿,怎么也压不下去。
果然,没过几天,厂里的红头文件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