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给的多(1 / 2)

米歇尔几乎是踉跄着冲出 bm 大厦的旋转门。

晚风吹散他微醺的酒意,却吹不散耳膜里那首《Love Story》反复盘旋的旋律 ——

不是流媒体平台上经过压缩的数字信号,而是现场全息音响系统里迸发的、带着金属光泽的原声。

三秒钟的前奏刚落,他就看到台下几个资深乐评人交换眼神时瞳孔里的光.

那是被真正“生命力”击中的震颤。

他靠在大厦冰冷的玻璃幕墙上,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疯狂敲击。

乐评的开头必须像那首歌的吉他扫弦一样锋利:

“当 bm 用三棱镜般的声场剖开‘爱情叙事’的陈旧内核,三位华夏音乐人完全用不同于其他华夏音乐人,他们正在重写流行音乐的基因密码。”

脑海里闪过宴会后台看到的创作手记 ——

(当然,这些都是编造和宣传的手段罢了)

泛黄的宣纸手稿上,钢笔字写的旋律走向旁,贴着塔罗牌“恋人”的插画。

旁边是用工程软件绘制的声波图谱。

突然,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条加密短信,bm 市场部总监的名字跳动着:

“沃克先生,根据您乐评的传播量级,基础费用已汇入账户,后续每破百万阅读将触发阶梯式奖励。”

数字后面跟着一长串零,让他想起刚才在宴会厅看到的、bm 新总部那面由黄金唱片拼成的穹顶。

他不是没拿过推广费,但这次指尖的颤抖截然不同。

“这不是资本的流水线产品。”

他在乐评里按下删除键,重新敲下这句。

“当 bm 的钞能力遇上唱英语歌的华夏音乐人。

他们砸出的不是廉价糖果,而是能击穿时代审美的钻石钻头。”

他想象着《辣评》杂志下期封面印着这首歌的乐评特写,发行量计数器像 bm 后台的数据流一样疯狂滚动的画面 ——

毕竟,还有什么比“老牌乐评人盛赞资本巨鳄新作”更具话题性?

凌晨三点的洛城街道空无一人,米歇尔靠在邮箱旁抽完最后一支烟。

手机备忘录里的乐评已经修改到第十七版,最后一段他反复打磨......

而米歇尔比不是为一个被邀请的乐评人。

全世界(除了华夏)许多出名的乐评人都收到了邀请函。

而且,他们都跟米歇尔一样,回家以后,都迫不及待地等待着《Love Story》这首歌出世。

因为......

bm给的真的很多。

然而,埃尔博得的动作这么大,bm的那些老传统老顽固老蛀虫都没发现吗?

并非如此,早在埃尔博得拿到这首歌的独家版权开始,那群老家伙都知道了。

可是他们为什么不阻止?

要知道,埃尔博得和那些年轻人的计划一旦成功,他们之中会有不少人可能会面临被解雇的风险。

埃尔博得站在总部大厦顶层的玻璃幕墙前,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跳动的股价曲线 ——

当他力排众议签下《Love Story》的全球版权时,董事会那群戴着怀表的老顽固们正用雪茄灰烬碾灭他的企划书。

但此刻,当tt视频里,因为白久等人提前的宣传,已经创下 对这首歌不少的流量。

那些镶着钻石袖扣的手指正偷偷调整着投资组合。

“他们不是不阻止,是堵不住了。”

安德烈将加密文件推到埃尔博得面前,屏幕上闪烁着老派董事们的秘密通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