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宴会(1 / 2)

洛城的清晨总是裹着咖啡因的焦香。

米歇尔?沃克掀开百叶窗时,第 72 街的梧桐叶正扑簌簌落在窗台上。

他踢开脚边堆积如山的 cd 盒 ——

最新一批 “年度必听” demo 像潮水般漫过客厅地毯。

其中不乏镶着金边的豪华包装,某张封面上甚至印着当红偶像噙着泪的侧脸,睫毛膏晕染得恰到好处。

“又是这些玩意儿。”

他扯了扯皱巴巴的羊绒衫,指尖划过某张专辑封套上 “突破传统” 的烫金标语。

二十年来,这位《辣评》杂志的资深乐评人早已对这类话术免疫,就像免疫每天早上第七大道传来的汽车鸣笛。

他曾在专栏里辛辣地写道:

“如今的音乐产业正在用流水线生产眼泪,每个音符都精准计算着打动听众的泪腺坐标。”

助理凯特的电话在此时炸响,听筒里传来她一如既往的干练嗓音:

“米歇尔,上午十点前必须看完这批独立厂牌的样带,下午三点还有流媒体平台的线上听证会 ——

哦对了,那个自称‘新时代鲍勃?迪伦’的创作人又寄了第三版 demo。

这次他在 cd 里塞了张手写乐谱,说是用塔罗牌算出来的旋律走向。”

米歇尔盯着茶几上那堆分门别类的试听设备:

复古黑胶唱机旁躺着最新款的降噪耳机,平板电脑上还亮着未关闭的音乐数据分析软件,屏幕上跳动的声波图像极了华尔街的股票曲线。

他随手抓起一张标注着 “融合蒸汽波与古典歌剧” 的 cd。

放进播放器的瞬间,合成器模拟的管风琴声混合着失真的电子鼓点轰然炸响,却在三秒钟后沦为单调的循环采样。

“千篇一律。”

他按下暂停键,走到窗边点燃一支烟。

烟雾在晨光中蜿蜒成扭曲的线条,如同他此刻对音乐产业的失望。

那些被资本包装的 “独特”,不过是用不同颜色的糖纸包裹着相同的廉价糖果。

而他的工作,似乎成了日复一日剥开糖纸,再对着空无一物的内核写下 “惊喜” 或 “平庸” 的标签。

傍晚的雨丝敲打着公寓楼下的邮箱。

米歇尔收起湿透的雨伞时,注意到金属信箱深处躺着一个与众不同的信封。

米黄色的厚质牛皮纸透着复古气息,封口处是烫金的 bm 标志 ——

那个由音符与月桂枝缠绕而成的经典图案,在湿漉漉的暮色中泛着沉稳的光泽。

“bm?” 他挑眉。

作为美国两大音乐公司之一,bm 的名字等同于半个世纪的行业霸权。

从以前时代的黑胶帝国到流媒体时代的版权巨鳄,它的每一次动作都牵动着全球音乐市场的神经。

米歇尔拆开信封,一张质感极佳的卡片滑落在掌心:

“亲爱的米歇尔?沃克先生:

诚邀您于下周五晚七点莅临 bm 纽约新总部大厦,参加《Love Story》全球首发派对。

这将是一场突破传统的音乐盛宴,我们期待与您共同见证一首可能改写行业规则的作品诞生。*

——bm 音乐集团 总裁办公室”*

卡片背面是全息烫印的大厦剪影,指尖拂过时,光影会随着角度变幻,勾勒出玻璃幕墙上流动的音符图案。

这与他每天收到的那些印刷粗糙的邀请函截然不同,带着一种久居上位者的从容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