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是构建量子纠缠模型。”陆怀瑾导师敲了敲黑板,“各组提交参数后,由林砚负责最终调试。”
沈知行突然举起手:“导师,我和周明远昨晚熬了通宵,参数应该没问题。”他说着,把U盘推到林砚面前,指腹重重压在“提交”键上。
林砚接过U盘时,系统在视网膜上炸开一片金光——思维沙盘中,原本该对称的量子态分布图出现了扭曲的褶皱。
他垂眼盯着桌面,听见沈知行压抑的笑声:“怎么?不敢碰?”
“有什么不敢的。”林砚弹出U盘,手指在键盘上翻飞。
思维沙盘中,他将错误的角动量参数逐一修正,母亲手稿里的“高维空间能量转换”公式突然浮现在眼前。
他鬼使神差地加入一组额外参数,看着沙盘中的纠缠态从不稳定的混沌,逐渐凝结成璀璨的星图。
“完成。”他按下确认键时,后颈的汗毛突然竖起。
评审室里,陆怀瑾的老花镜滑到鼻尖。
他盯着屏幕上的模型,手指颤抖着指向新增的参数:“这是……高维能量转换?你从哪学的?”
“自己琢磨的。”林砚耸了耸肩,余光瞥见沈知行攥白的指节。
“胡闹!”另一位评委拍桌,“这种未经验证的参数会导致模型崩溃——”
“等等。”陆怀瑾突然按下模拟键。
所有人屏住呼吸,屏幕上的纠缠态不仅没崩溃,反而衍生出更稳定的叠加态。
评审席炸开一片惊呼,陆怀瑾猛地站起来,眼镜“啪”地摔在桌上:“这是突破性的创新!小砚,你……”
林砚没听见后面的话。
他望着沈知行煞白的脸,系统突然发出蜂鸣——知识星图的裂纹里,渗出一丝和硬盘能量相同的紫光。
当晚十点,林砚的手机在枕头下震动。
匿名短信的光映得他眼底发亮:“别碰不属于你的东西。”
林砚嘴唇一勾,我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本事。
他快速回复:“那就别碰不该动的人。”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窗外传来乌鸦的啼叫。
集训营顶楼的通风管道里,周明远缩在阴影里,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对话记录,指尖在对讲机上按了三次短码。
隔壁房间,沈知行正往保温杯里倒咖啡,液体溅在手机屏保上——那是张旧照片,他和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站在“知识星图·原型机”前,背景里,林砚母亲的实验记录本摊在桌上。
“通知上面。”沈知行抿了口咖啡,温度烫得他皱起眉,“该让那小子知道,动了不属于他的东西,要付出什么代价。”
月光爬上窗台时,林砚摸出书包里的硬盘。
系统界面上,知识星图的裂纹已蔓延至四分之一,却在接触硬盘的瞬间,迸发出比以往更耀眼的金光。
他望着窗外渐起的薄雾,听见楼道里传来脚步声——是巡查的保安。
“叮——”
公告栏的电子屏突然亮起,刺目的白光映在林砚脸上。
他眯眼望去,新的模拟测试题目正在滚动:“请各小组于三日内,构建多维粒子轨迹预测模型。”
风掀起他的校服下摆,硬盘在掌心发烫。
林砚望着电子屏上跳动的字符,嘴角慢慢勾出个弧度——这场戏,才刚刚进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