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的手指在牛皮纸边缘摩挲时,后颈突然泛起细密的凉意。
资料册第三页的纸张触感不对。
他捏起那页纸对着台灯,泛黄的纸页边缘泛着不自然的毛糙,像被利刃裁过又强行粘合——这是他在实验室拆设备时养成的敏锐,任何不自然的细节都能被放大。
“嘶。”他倒抽一口气,指甲轻轻挑开粘合处,果然露出半道参差不齐的切口。
母亲的字迹在切口边缘戛然而止,“……传感器阵列需配合神经反馈模块,否则会引发”后面的字被齐刷刷切掉了。
抽屉里的化学试剂瓶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林砚想起上周帮化学老师整理实验室时顺走的显影剂,指尖在瓶身敲了三下——系统带来的过目不忘能力让他清楚记得,这种弱酸性试剂能还原被碱性溶液处理过的墨迹。
棉签蘸着试剂轻抹切口,纸张渐渐泛起淡蓝色的晕染。
林砚屏住呼吸,看着模糊的字迹像被风吹散的雾,慢慢显形:“意识传输试验——受限维度突破”。
“咔嗒”。
宿舍门被推开的瞬间,林砚猛地合上资料册。
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见门口站着的藏青色格裙身影。
顾昭抱着一本皮质笔记本,发梢还沾着夜露,鼻尖冻得微微发红。
“顾昭?”他下意识去摸床头的台灯开关,手却被顾昭轻轻按住。
少女的指尖凉得像块玉,声音压得很低:“别开灯。”
她在床沿坐下,笔记本上的烫金纹路蹭着林砚的手背。
“这是我母亲临终前给我父亲的。”顾昭翻开封面,第一页就是林母的字迹,“若你看到这本笔记,说明我已经……无法告诉你真相。”
林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泛黄的纸页上,母亲的字迹比资料册里的更潦草,笔锋带着急就章的颤抖:“小砚,当你看到这些时,或许已经激活了系统——但你要知道,它不是凭空出现的。”
“系统?”他喉咙发紧,手指无意识抠住床单。
顾昭的声音像一根细线,牵着他往记忆深处走:“我父亲说,二十年前林阿姨在做脑科学研究,和‘星火计划’有合作。后来她出了车祸......”
“车祸。”林砚重复这个词,太阳穴突突地跳。
有什么东西在脑海里撞来撞去——白大褂的背影,玻璃器皿碰撞的脆响,一块巨大的屏幕上闪烁着淡金色的三维结构,和系统里的“思维沙盘”一模一样。
“这里。”顾昭翻到中间一页,手指点在一段批注上,“林阿姨写过,‘知识系统原型基于人类潜意识构建,通过神经反馈激发潜能,但过度使用会导致认知覆盖,必须设定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