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物理竞赛现场翻车,重启数据模型震惊全场(1 / 2)

七月的云港已经有了盛夏的灼意,第七中学实验楼的走廊里飘着消毒水混着金属器材的味道。

林砚站在物理竞赛抽签区,指节无意识地叩着裤缝——这是他紧张时的老毛病,哪怕有系统在,面对省级竞赛还是难免心跳加速。

“3号台位。”裁判的声音响起时,他的瞳孔微微收缩。

实验室最里侧那张蒙着灰的操作台正朝他招手,金属支架上的传感器泛着暗黄,导线接口处结着褐色的锈斑。

旁边几个选手已经开始窃窃私语:“3号台是去年淘汰的老设备,误差率能到15%吧?”

林砚走过去时,指尖触到操作台冰凉的铁面。

他翻开操作手册的瞬间,书页边缘浮现金色光纹——系统启动了。

过目不忘的能力让他在三秒内扫完三百页文档,知识图谱在脑海中自动展开:量子纠缠态模拟、高维空间能量转换公式、传感器校准参数……所有理论模型像拼图般严丝合缝地嵌进记忆里。

“林同学,需要帮忙换设备吗?”裁判大概是看他年纪小,语气带了点同情。

林砚摇头,把书包甩上操作台:“不用,旧设备也能出好数据。”他蹲下身检查线路时,余光瞥见斜后方的沈知行。

对方穿着蓝白校服,正低头摆弄自己的新设备,指尖在传感器上快速按了两下——那动作太熟练,像在调什么参数。

“各位选手,调试时间三十分钟,开始。”裁判的哨声划破实验室的寂静。

林砚打开模拟系统,输入初始参数的手突然顿住:屏幕上的能量波动曲线歪歪扭扭,像被风吹乱的蛛网。

他又输了一遍,结果依然一样。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炸响:“检测到异常数据波动,‘思维沙盘’已激活。”

瞳孔泛起幽蓝,林砚闭上眼。

思维沙盘中,三维模型开始疯狂推演——传感器灵敏度不足?

线路电阻过高?

设备老化导致量子态坍缩?

一百八十种可能在十秒内闪过,最后定格在传感器与主机的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