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三刻,陈子元的青布靴底碾过贾府门前的残雪。
他解下玄色大氅交于随从,露出里面素色深衣——这是他特意换的,既非使节的华服,也非谋士的纶巾,倒像个求学问教的寒士。
门扉轻启时,他听见自己心跳撞着肋骨,像擂了十年战鼓的老卒突然要抚琴。
\"陈先生。\"门房是个半大孩子,手里提着的羊角灯映出他发顶翘起的呆毛,\"我家先生在西厢房,说您来了直接进去。\"
西厢房的窗纸泛着暖黄,梅枝扫过窗棂,在纸上投下碎玉般的影子。
陈子元推开门,先闻见浓重的药香——案头砂锅里煨着当归,旁边摆着半卷《六韬》,书页间夹着片干枫叶,红得像要渗出血来。
贾羽正坐在蒲团上补扇子。
断成两截的扇骨用细麻线缠着,他手指枯瘦如竹枝,每打一个结都要眯起眼,倒像在缝补什么比命还金贵的东西。
听见脚步声也不抬头,只从案下摸出个粗陶茶盏推过来:\"温过的,不是好茶。\"
茶盏入手微烫,陈子元却觉得掌心发紧。
他记得三日前初见贾羽时,这老头还端着谋士的矜持,如今倒像把自己揉进这烟火气里了——粗布襕衫的袖口磨得起了毛边,鞋面上沾着未擦净的泥点。
可正是这份\"不讲究\",让陈子元更确定:眼前人不是高高在上的算无遗策,是会为兄弟啃树皮、会在军报上涂鸦的活人。
\"先生补的不是扇子。\"陈子元坐下来,茶盏在案上压出个水痕,\"是十年前凉州的半块饼,是李傕刀下的假军报。\"
贾羽的手顿住。
麻线从指缝里滑出来,在扇骨上拖出道白痕。
他终于抬眼,目光像淬了蜜的针:\"陈先生好记性。\"
\"使君说,要记的不是谋士的计策,是谋士的人心。\"陈子元往前倾了倾身子,\"三日前在军帐,先生问'张某若不降,您会怎么做',我答'没有非杀不可的人'。
可您要的不是答案,是看我敢不敢把底牌摊在您面前。\"
贾羽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突然笑了,指节叩了叩案上的《六韬》:\"使君军制里说'兵为义执刃',陈先生教士兵认'义'字时,可曾想过——这天下的'义'字,从来不是写在竹简上的。\"他从袖中摸出张皱巴巴的纸,展开是幅粗略的地图,\"乐进五千步骑过虎牢关,看似要截张济退路,实则是曹操在试使君的底盘。
兖州新定,他要知道刘备的爪子能伸多远。\"
陈子元的后颈泛起凉意。
他早料到曹操会动,但贾羽能在探马报信后片刻就画出战局,连乐进军中粮草能撑七日、虎牢关守将与乐进有旧怨这些细节都标得清楚——这哪是谋士,是把天下装在眼睛里的活地图。
\"先生明知我是来劝降的,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因为陈先生是来请我的,不是来劝张济的。\"贾羽的指尖划过地图上\"洛阳\"二字,\"张济重情义,我点一句'孩子们不用扛枪'他就松了口。
可您昨夜在军帐里看我的眼神,比看张济多了三分热——那是见着宝贝的眼神。\"
茶盏在陈子元手里晃了晃,茶水溅在地图边缘,晕开团淡墨。
他突然笑出声,笑得肩膀发颤:\"先生好眼力。
使君常说'得一贾文和,胜得十万兵',我在新野翻了三个月书,把您在李傕帐下时改的军规、帮郭汜算的粮道全抄了一遍。
昨夜见您断扇骨写'夜访',我就知道——您在等我来,等我把这颗真心掏出来。\"
贾羽的喉结动了动。
他抓起案上的药罐,倒了半盏药汁仰头喝下去,苦得眉头皱成个结:\"苦。\"
\"良药苦口。\"陈子元从怀中取出个檀木匣,推到贾羽面前,\"这是使君让我带的。
他说您在凉州时总咳血,这是青城山老医送的川贝,用雪水熬能润肺。\"
匣盖打开的瞬间,贾羽的手突然抖了。
他盯着匣中整整齐齐码着的川贝,像在看什么会咬人的活物。
陈子元这才注意到他左手背上有道旧疤,从手腕蜿蜒到指根,是被沸汤烫的——十年前啃树皮的人,后来该是常替张济试菜吧?
\"陈先生。\"贾羽突然抓起那半卷《六韬》,\"若我跟了使君,你说这天下的'义'字,要怎么写?\"
\"写在士兵的护心镜上,写在百姓的米缸里,写在每把不轻易出鞘的刀上。\"陈子元的声音沉下来,\"使君说,他要的不是天下,是让天下人能活成个人。
先生在凉州时许过的愿,他想替您实现。\"
窗外的梅枝突然被风刮得乱颤,几片残瓣落在贾羽补了一半的扇子上。
他盯着那抹红,手指慢慢抚过扇骨上的麻线,像是在摸某个久别重逢的人。
\"陈先生。\"他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使君帐下,可有名震天下的大才?\"
陈子元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看见贾羽眼底闪过一丝狡黠——这老头,到底要试他。
\"有。\"他想起在平原时见过的那个裹着狐裘的年轻人,算粮草时能把算盘拨得比马蹄还快;想起在北海救孔融时,那个总皱着眉翻兵书的谋士,说\"兵者诡道,可对百姓要讲直道\"。
他忽然笑了,\"郭奉孝、荀文若、法孝直...使君求才若渴,先生若去了,倒要担心他们抢着跟您论策了。\"
贾羽的手指在案上轻轻敲了三下。
这是他当年在凉州教张济的暗号,意思是\"再想想\"。
可此刻他眼里的光,比凉州的星空还亮。
\"天快亮了。\"他突然站起身,把补了一半的扇子塞进陈子元手里,\"替我收着。
等见了使君,我再补完它。\"
陈子元接过扇子,触到扇骨上还带着贾羽的体温。
他望着老人转身走向内室的背影,听见自己心里有什么东西\"咔嗒\"一声——那是棋局落子的声音,是天下开始转动的声音。
窗外传来雄鸡报晓,第一缕晨光漫过窗棂时,贾羽的书童抱着件玄色大氅出来:\"先生说,这是他年轻时穿的,陈先生个子高,应该合穿。\"
陈子元披上大氅,暖意从肩头直漫到心口。
他望着西厢房窗纸上渐淡的梅影,忽然明白:所谓劝降,从来不是说服别人归顺,是让两个想把天下变好的人,终于找到了彼此。
东厢房的炭盆烧得正旺,张济却觉得后颈发凉。
他盯着案上那盏青铜灯,灯芯结着豆大的灯花,噼啪一声爆响,火星子溅在羊皮地图上,烫出个焦黑的小洞——正落在\"临汾\"二字中央。
\"叔父。\"张绣掀帘进来时,皮靴上还沾着雪水,\"贾先生的书童说,陈特使要带先生去见刘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