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希望时代(2 / 2)

最直接,最具体的方向——记忆力。

从人体底层机制出发,提高人体的记忆能力,

对于秦裕来说,算是最清晰的一个研究方向,如果能够实现,反馈到人类文明的平均智商上,效果应该也是不错的。

对于这项研究上的困难,秦裕倒也没有多么的沮丧。

毕竟,如果能够大幅度提高人类文明的智商水平,

相当于让人类文明整体往着更高的文明等级,陡然飞升了。

也不知道,

这个宇宙中,是否存在那种得天独厚的文明,一诞生,种群的智力天赋就高得吓人。

这一年,

在关注着负熵研究院内其他各项目情况的同时,

秦裕自己继续推进着提高人类平均智商这个项目的研究。

……

人联纪元7年到人联纪元15年。

对于人类文明整体来说,这几年里,一切事情都走在正轨上,

是平和,又快速发展的一段时间。

先前在末日危机前后,就已经实现突破的一些技术,

在快速兑现成人类文明整体实力和生产力的一部分。

在内部和外部都没有威胁,整个社会格外繁荣以及和谐的情况下,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

身处于其中的人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能够看到和感受到生活中的各种东西的快速变化。

这几年,

原本的225座巨型城市中的智能工业区,规模基本都膨胀了不止一倍,

在地球上现有的陆地上,合适的地方,在原本的225座城市以外,

人们再新建了一些同样的巨型城市,城市数量超过了三百。

人们在大地之上,通过超导磁悬浮列车轨道,以及电推进飞行器,将各个城市完全连接了起来。

原本时速在八百公里每小时的超导磁悬浮列车,

在经过这些时间过后,经由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时速基本提到了每小时1200公里,

在理想的情况下,乘坐超导磁悬浮列车,三个小时内,就能够横穿整个九州,

一天时间里,就能够从地球上的一个大洲,抵达相隔最遥远的另一个大洲。

以夸张的生产力,人们动用大量智能机械,直接强行将原本地质活动中演变出来的一些天堑变成了通途,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轨道线路,如同匍匐在整个地球上的一支巨型蜘蛛的蛛网,就几块大陆都连接在了一起。

再加上电推进飞船的广泛使用,

在这个时代,一些传统的大气层内飞行器,基本都只是在城市内的立体交通系统中使用,很少用在跨越各城市的路程上。

对于经历过的末日危机的人们来说,

短短十几年时间里,所感知到的世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不同,

许多人们,从未感觉到,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而对于,末日危机之后才出生的孩子们,特别是人类文明人联纪元之后才出生的孩子们来说,

也同样能够感受到整个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人类文明本来就是这样强大。

如果要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中,描述这个末日危机之后,人联纪元开始时这些年,这个时代,

人们大概会称呼它‘美好时代’‘希望时代’,‘幸福时代’。

也在这个过程中,

人类文明完成了,对于地外,月面的进一步开发。

……

到人联纪元15年。

人类文明所拥有的智能机械的身影,几乎遍及了整个月表。

人们在月面几乎所有合适进行资源开采的地方,都规划了资源开采区。

人类文明以修建地面城市时的规模目标,建设着月面城市。

月面城市的数量,早已经超过了之前的三十座,

最开始那座月面城市的规模,也已经远远超出当初只能够容纳二十万人的时候。

到这个时候,

月面,已经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已经是作为人类文明疆域中的一部分存在,

而不是人类文明疆域外,需要去用力‘够’,才能够够到的地方。

月面各月面城市的常驻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人。

地月往来,已经愈加频繁,

对于地面上或者月面上的人们来说,

去往月面或者返回地面,就跟在地面时,从一个城市前往另一个城市没有什么区别。

在线上,

月面城市中常驻的人们和地面城市中的人们,也处于一个网络中。

地月之间的网络信号中继装置,随时都忙碌地运转着。

只是信息传递延时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办法解决。

而在地月之间人员往来频繁的同时,

资源往来就更加频繁了。

从月面开采的各类基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回地面,

供给地面超过三百座城市运行的部分需要的同时,

地面也会朝着月面,运送部分月面智能工业生产所需要,但月面没有或稀缺的物资,

本质上,就跟地面各城市智能工业的联合生产,资源互补没有什么区别。

此刻,

在月面各城市中,月面智能机械,智能工业设备,构建起来的智能工业集群,

也已经实现了月面初步的‘自给自足’,

工业规模肯定是依旧没有地面那么夸张,

但已经拥有在月面完成工业规模继续扩张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能力,

对于月面城市扩张,所需要的设备,装置,结构,机械的生产,也已经能够提供支持,

月面城市中,常驻人员们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物资,目前月面城市中智能工业集群同样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生产。

此刻,各月面城市之间,倒是没有像地面各城市之间一样,使用类似于轨道交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由于月面上天然的环境优势,各月面城市之间的往来,更多的还是利用电推进飞船,

而此刻月面智能工业中,电推进飞船建造中,很大一部分装置,也已经能够在月面进行制造,同时能够在月面上进行总装。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月面城市的扩张速度,在这几年,进入到了一个加速阶段。

而月面城市规模的扩张,

也给同样在月面进行的,其他几个计划和项目提供了帮助。

在月面,

以‘了望’计划为名,人们依托月面的地势,构建了若干大型空间观测装置,

这些空间观测装置统称为‘了望观测阵列’,

由智能程序,负责统一运行,持续进行巡天观测,

为人类文明的天文学,天体物理研究提供着支持的同时,

也留意着任何来自于宇宙的危机。

按照计划,

如果先前2801小行星撞击危机类似的情况再发生,

人类文明利用了望观测阵列,至少能够再提早一倍的时间,观测到类似小行星的来袭。

在足够的时间下,在此刻人类文明继续暴增后的生产力下,

人类文明将能够真正做到,躲避这种程度的危机。

曾经对于人类文明能够造成重创的危机,到这时候,已经很难再对人类文明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