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星际长城(1 / 2)

了望观测装置阵列以外,

依托于目前已经初步完成建造的月面智能工业集群。

武研所负责的,两个方向的用于星际战争的武器研究,

还有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各研究团队集体负责的‘星火太空城’的设计建造。

进度也是喜人的。

到人联纪元15年。

环月电磁轨道炮,在武研所一众研究团队的持续研究下,完成了设计,

同时,由强人工智能协调统筹运行的地面和月面智能工业共同支持,完成了在月面的实际建造,

一条几乎像是一条细环,将整个月球缠绕了一圈的加速轨道,在月球轨道上肉眼俯瞰不到,

但站在月面,这条加速轨道边任意一点,朝前朝后,都仿佛看不到其尽头,

可以说,蔚为壮观。

整个环月电磁轨道炮,以总共八座大型氦3聚变反应堆,分段进行持续供能,

支撑这座堪称奇观的星际武器的运转。

在特制的‘金属弹丸’进入到这座环月电磁轨道炮,完成环月轨道炮发射前整个加速过程后,

发射瞬间,该‘金属弹丸’的极限速度能够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十二。

在首次运行实验时,负熵研究院物理所的研究员们,选中了处于小行星带位置的一颗,直径一公里的碳质小行星,

经过精密的计算,在环月电磁轨道炮发射仅138分钟过后,环月轨道炮发射的‘金属弹丸’就携带着恐怖的动能,精准命中该颗被选中的碳质小行星,

瞬间,夸张的能量在碰撞刹那得到释放,该颗目标小行星直接被撕裂乃至于粉碎,

成了人类文明目前可以说第一梯队大威力星际武器,恐怖威力的有利见证。

如果说,

了望观测装置阵列的构成,让人类文明此后在面对类似地外危机来临时,有了更多的反应时间,

那此刻的环月电磁轨道炮,就是让人类文明从此掌握了,能够真正应对类似小行星撞击等地外危机的直接手段,

即便此刻再有类似于2801小行星朝着地球气势汹汹袭来,此刻的人类文明,也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无力。

环月电磁轨道炮最高功率的发射,不说直接能够击毁2801小行星这种规模的小行星,但让它偏移一些方向,躲开人类文明不想让它碰到的地方,还是很容易的。

相同的,

此刻更大功率,更大威力的激光武器也同样是这样。

在这几年间,依托于负熵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提供的一些新材料,

秦裕偶尔也会关注一下武研所的研究。

继原本的大功率激光武器之后,负熵研究院再拿出了一个更先进的激光武器,

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就叫‘月光’,月光系列激光武器。

其中最大的一座激光武器,依旧是在月面。

其启动并发射之后,威力也并不比环月电磁轨道炮小多少,

在初次运行实验时,同样以夸张的能源释放,直接融化了小行星带中一颗目标小行星。

同时,

它比电磁轨道炮,还有着独特的优势,

从发射到命中的过程中更短,激光以光速前进,

面对差不多同样范围内的目标小行星,

月光系列激光武器,仅在完成发射之后16分钟,就准确击中了目标。

在宇宙环境中,这个作用过程的长短,显然是很重要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射之后的目标命中率。

此外,

不同于环月电磁轨道炮,

在此刻同样完成建造的,星火太空城上,

负熵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在规划时,同样往星火太空城上,加装了月光系列激光武器,

电磁轨道炮虽然也有加装,但星火太空城本身的规模,就已经限制了电磁轨道炮的规模,

星火太空城上的电磁轨道炮只能算是一个缩小版,而月光系列的激光武器,在星火太空城上,也是完全版本,能够极大程度上保证,

作为人类文明‘星火计划’一部分的星火太空城的安全。

而除开‘星火计划’,

实际上,人们也将电磁轨道炮,月光系列激光武器的研究,乃至于‘了望观测阵列’,归属于同一个计划。

——星际长城计划。

象征的就是字面意思,这些装置,将如同人类文明星际时代的长城,拱卫人类文明聚居区域的安全。

了望观测阵列,就如同星际长城上的了望塔,烽火台,环月电磁轨道炮,月光系列激光武器,就是星际城墙上的炮火。

依赖于星际长城计划的核心目标,

在环月电磁轨道炮完成建造过后,负熵研究院内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

还提出了一个关于环月电磁轨道炮的持续运行计划,

即,因为目前环月电磁轨道炮天然的弊端,也就是发射之前必须要经过长时间运行,实现‘弹丸’加速过程,才能够完成电磁轨道炮的发射,

这个问题暂时无法解决。

干脆,就只能够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减少这个问题的影响。

计划就是,让环月电磁轨道炮干脆长期处于运行状态,持续在预加速弹丸这个过程中循环,

这样,当需要发射电磁轨道炮的时候到来,也能够节省一些预加速弹丸的时间。

反正,

支撑环月电磁轨道炮的几座氦3聚变反应堆也是单独为环月电磁轨道炮建设的,

持续运转环月电磁轨道炮需要消耗的能量,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也不值一提。

此外,

先前人们考虑过的,利用环月电磁轨道炮朝着太空中‘抛射物质’,

将环月电磁轨道炮用在航天发射上,最后并没有成形。

主要是环月电磁轨道炮运行一次花费的能源,对比此刻人类文明主要的航天运力装置,电推进飞船并没有什么优势,

目前,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有了电推进飞船,电推进飞船依旧是最方便的运输方式。

而同样是这个时候,

星火太空城,自然也已经彻底完成了建造。

就如同原本计划的那样,

利用月面的生产力以及地面的生产力一道,

人们在月球轨道上方,建造了一座有些像超大宇宙空间平台的太空城市。

整个太空城市整体外观,像是一个巨大的滚筒,

延中心的轴心缓缓环绕运转,

以给太空城市内部,实现一些重力模拟的效果,

内部的话,

则同时带了一些过往空间站和此刻月面城市内部风格的延续,

还吸收了一点,人类文明曾经在建造地下避难城时候的经验。

太空城市内部,实际上就由若干个超大型舱室空间组成。

由于在太空环境下,以及这些年,人类文明材料学领域的一些进步,

太空城市内部单个舱室,比此刻最早月面城市的舱室空间都要大很多,

加上穹顶之上的模拟天空,身处于星空太空城内的感觉,也不会太压抑。

出于‘星火计划’的目标,

人们往这整个星火太空城市上,加装了数百座电推进引擎,

给这座星火太空城市,赋予了在太空中一定程度的移动能力,

同时,在星火太空城内,规划了智能工业区的存在,

保证了在其独立存在的情况下,依旧有一定程度的工业生产能力,

有复苏文明的可能。

某种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