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也快步上前,目光如炬地盯着袁根。
“消息是否确凿?可有凭证?你身为校尉,可要知道谎报军情是何罪名!”
袁根被两人逼视得额头冒汗,连忙一把扯过一旁的斥候瞿三,将其挡在中间。
瞿三一个小小的斥候伍长,平日里见到最大的官员,就是他的直系上司,正九品上的仁勇校尉袁根。
就算是折冲都尉苏定方,自己也是在校场操练时,远远望见过几眼。
此刻被三位军中大佬如此近距离的盯着,瞿三这会感觉也有些微微激动。
但好在作为大唐府兵中,最优秀的斥候,瞿三微微稳定了一下心神,便开始报告道。
\"报...报告大总管!\"瞿三结结巴巴地说道,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小...小的亲眼所见!燕王殿下他...他...\"
李靖见到瞿三这个样子,却没有像对待袁根那样严厉。
而是温和的说道:\"莫慌,慢慢说。\"
见到李靖明显不一样的态度,不说苏定方,就连尉迟敬德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对。
盖因为斥候这种特殊兵种,在还没发生大战,就要深入敌境刺探情报,往往一份精准的情报,就能够帮助统帅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从而在战斗中取得绝对的优势。
从某种角度来说,斥候就是大军的眼睛,关键时刻往往能决定战役的胜负。
因此,斥候一般由极其优秀的兵士担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存在,特别是优秀斥候,是将领和统帅的“重型资产”。
听到李靖的宽慰的话,瞿三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
他挺直腰板,声音渐渐变得沉稳有力:\"小的奉命探查敌情,在东北方向,距离云州七十里距离,发现大批突厥人马。正准备回报时,突然看见燕王殿下的旗帜从南面出现。”
“贸然看见那些突厥人,燕王殿下率领的燕王卫,也没有任何迟疑,当即准备列阵迎击。”
“就在双方距离不足十里,剑拔弩张之际,突厥阵中突然跑出百余名骑士,他们高举着白色旗帜,朝着燕王殿下的方向疾驰而来。”
瞿三不愧是一名优秀斥候,声音洪亮,语句简短清晰。
“随后,突厥阵中,就有两千名放下武器的突厥人,打着九道不同图腾旗帜,赶着不下两千五百匹战马,向燕王殿下投诚依附。”
“属下见此,驱马赶到燕王殿下阵中,受到了燕王长史马周的接见。他告诉我,燕王殿下即将亲率燕王卫押送降卒和其部众,返回云州,预计今日便可抵达。\"
听完瞿三的话,李靖默默点了点头,“辛苦你了,今日你探查有功,自有军功记上,你先下去休息吧?”
说完,便将袁根和瞿三两人打发了出去。
待帐内只剩三人,尉迟敬德再也按耐不住脸上的喜色,仰天大笑道。
\"哈哈哈!好一个燕王李恪!不费一兵一卒就收服九个突厥部落,近三万人!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当真是好运气啊!才出去,就迎头碰上突厥人,我们怎么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苏定方闻言,也是摇头苦笑道,很明显他是被李恪的运气惊到了。
倒是李靖比较冷静,他望向帐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