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听完亲卫的话之后,李靖的眉头就不由的皱了起来。
而作为前军主要负责人的尉迟敬德,闻言之后,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
他语气疑惑的开口道:“袁根这家伙不想着去将功补过,这么快就跑回来,莫不是又捅出什么篓子?”
说话间,脚步情不自禁的往帐门口移动了几步...
苏定方也握了握手掌,眼神里充满了疑惑。
毕竟袁根此前因情报失误,还顶着四十军棍的惩戒,此时贸然求见,实在蹊跷。
“宣!”
见到其他两人,也尚不清楚具体情况,李靖沉声下令道。
不一会,在三人的注视下,就看见袁根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大步跨进帐内。
三人的视线,自然而然地聚焦在那名陌生斥候身上。
见那位斥候,虽然皮甲衣服上沾满尘土,额头还挂着未干的汗珠,但眼中却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兴奋与激动。
明显不是带来坏消息的模样。
就算是身经百战的三人,看到这样的神情,心中也不由得微微一松。
“大总管!尉迟将军!苏将军!大捷!”
可随着袁根的下一句话,三人紧绷的神经又瞬间被狠狠攥住。
“大捷?”
就算是身为定襄道总管的李靖,也在这一刻有过短暂的失神。
但下一刻,满腔疑惑又袭上心头。
这一次朝廷派遣大军,分六路反击突厥,十余万人,皆受他李靖节度。
其他任何一路大军,但凡有任何动静,就算是作战计划,也必须先呈报中军大帐,由他这位行军大总管首肯才行。
再者,这一战涉及大唐国运,几路大军皆是相互配合,相互策应,断无可能任由一支孤军擅自行动。
就算是其他几路大军获得胜利,也该由其他几路大军的信使传递捷报,怎么也轮不到袁根这个自己的斥候来报才对。
想到这里,李靖目光如电,挺直腰杆,朝着袁根沉声道:\"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大捷从何而来。\"
袁根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音略带沙哑。
“禀报大总管,斥候营的瞿三,在东北七十里探索敌情,意外发现重要军情!”
袁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燕王殿下,率领燕王卫,在野外,无意中撞见突厥阿史德部、执失部、苏农部、舍利吐利部等九部。”
“燕王当机立断,准备趁突厥九部兵疲将乏之际,率三千燕王卫奔袭,却不料,突厥九部遣使主动归附。”
“为此,燕王殿下,不费一兵一卒,收降了突厥两万部众,此刻正押着九部突厥联盟部众,向大营赶来!”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这可不是能开玩笑的!”
尉迟敬德瞪大了铜铃般的眼睛,一把抓住袁根的肩膀。
尽管有着软甲的保护,袁根还是感到一片生疼,由此可见尉迟敬德的吃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