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很放松,时不时逗逗珍宁公主,甚至带着珍宁公主练起了书法。这样祥和宁静的一幕,倒是让皇帝心里泛起了几分暖意。
城外。
镇国公带着皇帝的旨意前来,皇帝说春耕在即,让镇国公查验一下京城附近的农田,看是否有人欺压农户,同时赐了镇国公便宜行事之权。
有镇国公前来,萧瑾明心中安稳不少。虽说他没有拿到兵权,可镇国公三朝老臣,又常年领兵,自然是比萧瑾明更能稳妥处理东凌埋下来的暗探和军队。
“臣此次前来,也有陛下密旨。”镇国公拿出密旨,朗声宣读,“允靖王萧瑾明节制京畿守备并云州兵马,准许萧瑾明调距京中最近的六州兵马。允刑部尚书韩琦先斩后奏之权,若发现可疑之人,均可先斩后奏。”
有了这份密旨及调兵的虎符,大家心里均放心不少,围着地图研究起来。
魏风华也被萧瑾明叫了过来,如今靖王府所有暗卫及守卫,均归魏风华调配,只要发觉不妥,魏风华可先动手。
目前已知的便是围着京城这些庄子及村落隐藏了近五百暗探,但东凌的军队藏在何处及京中的暗探在何处仍无从知晓。
“这些地方,只能先派人盯着。从那个洞穴的壁画看,如今他们应该是想锻造足够的兵器后再行下一步。”萧瑾明介绍着自己的想法,“若不能同时打尽,只怕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我有个问题。”白玥安环视了一圈众人,“如果东凌真的想动手,只是烧了京城作用似乎不是很大。”
镇国公对白玥安的话起了兴趣,“作用不大?王妃能否细说。”
“若是只烧了京城,那么按照东凌人想的,打开宫城内的库房与户部库房显然有些行不通。首先,京畿守备和御林军本身就会有一部分参与救火中;其次,京中百姓也不是能安安稳稳看你烧了他房子的主,必定会自救。到时候,若是我们发觉不对,让人散播是东凌人在放火的言论,那么,他们想成功,怕是有些困难。所以,我断定,这个计划背后必定配合着什么行动。比如,出兵大夏。又比如,借着火势,做点什么。东凌耗费如此之多,只为了放一把火,多少有些不合常理。”
白玥安的话很在理,这些日子,大家都陷在东凌暗探潜入京城一事当中,全部注意力都在这些暗探要做什么事上,自然忽略了他们这么做的目的。
若说只为了放火烧了京城,这多少有些太费力了。只想放火后趁乱劫走金银财宝,只需要派几十人潜入,随后放一把火就好。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甚至是暗暗埋藏一支军队。
埋藏军队的话……
白玥安似乎想明白了什么,走到地图前,分析着京城在大夏的位置。大夏北部与东凌及西楚相连,东部完全与东凌接壤,南部则是百越的几个部落。而大夏京城靠近东部一些,所以,东凌是想夹击大夏。
“殿下,门外有人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