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税制革新:配合"一条鞭法"推行银货两讫(2 / 2)

试点选在苏州、扬州两大商业重镇。税关前,林远亲自向百姓演示:农户将稻谷卖予粮商,粮商以银券支付;农户持券至税关,按田赋额度兑换成白银完税。起初,百姓们战战兢兢,直到一位老汉成功完税并领回找零的碎银,人群中爆发出欢呼。

然而,阻力接踵而至。扬州盐商联名罢市,扬言\"银税断了生路\";地方豪强则囤银抬价,导致市场白银短缺。林远紧急修书张居正,详述市场乱象与应对之策。在首辅的运作下,朝廷召开御前会议,林远当廷奏请颁布《银钱流通法》,提出\"严禁囤积居奇,违者抄没家产;官银入市平抑物价;鼓励海外贸易增加白银流入\"等条款。经过激烈争辩,万历皇帝权衡利弊后,最终下诏批准此法,并授权物流监查司协同锦衣卫监督执行。

更凶险的是暗流涌动的阴谋。暗影小组截获密信,朝中有人计划伪造银券,扰乱金融秩序。林远将计就计,故意泄露\"银券防伪有漏洞\"的假消息,诱使对方上钩。当伪造者带着假钞闯入税关时,早已埋伏的锦衣卫将其一网打尽,顺藤摸瓜竟牵扯出数位朝廷命官。

三个月期满,苏州税关的统计数据令人震惊:税收同比增长40%,且征收效率提升六倍。更关键的是,物流税关的设立让朝廷首次掌握了全国货物流通数据。林远将厚厚的账本呈给万历皇帝:\"陛下,仅凭扬州一地的盐税折银,便足以装备五千名火枪手。\"

万历皇帝龙颜大悦,朱笔一挥:\"着令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然而,林远并未松懈。他注意到,在偏远山区,百姓仍对银券心存疑虑;而沿海一带,外国商人开始用银币套购大明银券,试图操控汇率。更让他不安的是,胡文远残部在南洋放出风声,称\"大明银税是亡国之兆\"。

站在京城税关的了望塔上,林远望着往来纳税的商队,手中紧握着新发现的密报——朝中反对派正与葡萄牙人勾结,计划用假银币冲击大明银市。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城墙上的箭楼重叠。这场关乎国本的税制革新,不过是更大风暴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