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黄姚古镇(1 / 2)

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应该是有几个月以来下的第一场雨,雨不算大,不过却能给大地缓解些许的干旱。

随着雨水,许华和吴语踏进了黄姚古镇,古镇在蒙蒙的细雨渲染下,仿佛就像是进到了一幅画里面。

广西贺州黄姚古镇如同一颗被岁月打磨的明珠,静静依偎在喀斯特峰林与姚江碧水之间。这座始建于宋代的千年古镇,历经明清的繁华盛衰,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朴风貌。青石板路蜿蜒如棋盘,黛瓦白墙的院落错落有致,每一块砖瓦都在低语着光阴的故事。

黄姚古镇的选址暗藏玄机。背靠状元山,面朝带龙湖,姚江穿镇而过,形成“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古镇最初是中原移民为避战乱迁居于此,逐渐形成以宗族为核心的聚落。宋代的雏形、明代的鼎盛、清代的雕琢,让这里成为岭南建筑文化的活化石。漫步在全长近2公里的石板街上,鞋跟轻叩石板的回响仿佛穿越时空,与明清商贾的吆喝声、挑夫的脚步声重叠。街边“郭氏宗祠”“司马第”等宅院门楣上的匾额,无声诉说着家族曾经的荣耀。

古镇的建筑堪称岭南艺术的博物馆。灰瓦坡屋顶、封火山墙与木雕花窗相映成趣,屋檐下的灰塑狮子、彩绘蝙蝠寄托着吉祥寓意。带龙桥畔的郭家大院,九进院落层层递进,天井中滴落的雨水浸润着百年石柱;古戏台飞檐翘角上的仙人走兽,在晨光中投下细密的影子,仿佛随时会有咿呀的戏腔响起。最令人称奇的是“仙人古井”,相传八仙曾在此汲水炼丹,如今井水依然清冽甘甜,滋养着古镇的烟火日常。

“吴语,你对这个黄姚古镇有什么了解的吗?我看这里也没有什么,无非这里的房子比较老旧,除了房子老一点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许哥,这才是古镇的魅力,古镇古镇,特别的地方就要显示出一个‘古’字,如果这里的房子不老旧,那就没有必要叫做古镇了。这里的房子可以追究到古时候,在这里可以看到当时的建筑水平,经济文化,可以说为提供研究古建筑有利的材料。我们不要小看任何东西,你要知道,每一样东西都是我们曾经有过的路,这就是及时,没有及时就没有现在。黄姚古镇见证着历史,它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现在的见证者。”

“可能是我的文化水平有限吧,我没有这种欣赏的细胞。”

“也不能这样说,要知道,每个人看待的事物都不一样,每个人理解的事物也不一样,我不能要求你有什么想法,就像你不能要求我一样。你看这黄姚古镇在细雨的笼罩下,像不像一幅画?我觉得,说那些所谓的烟雨江南,应该和现在就是一样的吧。可惜啊,如果能和我母亲一起来这里看看那该多好啊,不过永远不可能了。”

“吴语,不要太伤感,这不是有我吗?我也可以和你走南闯北,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反正我也是一个人。”

“许哥说的对,有你真好,我们虽然不是兄弟,但是已经超出了兄弟的感情。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多少兄弟能够一起走,有很多兄弟都是心怀鬼胎,相互算计,不想我们两个,我们从来没有算计过对方,有饭一起吃,一起睡马路和天桥,真的是情同手足,情比金坚,希望以后都这样。”

“不会的,以后不会都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