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新路线,新章程(2 / 2)

刘三姐的传说版本众多,常见情节包括:

刘三姐生于贫苦农家,自幼聪慧,歌声动人。她常与地主、富商等权贵对歌,凭借机智和歌艺战胜对手,维护百姓利益。她的歌声揭露社会不公,鼓舞民众反抗压迫。传说中,刘三姐最终化为仙或隐入山林,成为歌仙。

刘三姐的故事在中国南方,尤其是广西壮族地区广为流传,成为壮族文化的象征。1960年的电影《刘三姐》进一步扩大了她的知名度,影片中的山歌至今传唱。

刘三姐的形象和故事在现代文化中依然活跃,常出现在歌舞剧、戏剧、文学等艺术形式中,成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符号。

刘三姐的传说不仅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与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

“这么说,刘三姐在他们心中已经是一个神话式的人物。”

“差不多吧,反正刘三姐还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假期,就是他们口中说的‘三月三’,也就是赶歌圩。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全广西的人就开始放假,为期为三天,这可其他省份的神羡慕坏了,他们恨不得跟广西一样。可是,广西是自治区,他们有自己的政策,不用事事跟着国家走,广西是壮族最多的一个地区,所以被成为壮族自治区。”

“哦,原来如此,看来跟着你还是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和有文化的神聊天,没文化逗变成有文化。”

参观可象鼻山公园之后,他们就在公元门楼找了一家粉店,里面是当地的特色——桂林米粉。作为桂林的一道有名的食物,那当然要尝一尝,不然告诉别人你去过桂林都不会有人相信。

在米粉店,他们又想起了粉店老板,他们知道粉店老板是湖南人,而桂林又是和湖南交界。不知道现在的湖南粉店老板回家没有,也不知道他的生意现在怎么样。

一碗米粉下肚,许华对吴语说:

“ 和米粉很美味,可是我还是喜欢吃湖南老板煮的粉,那是我吃过最好的米粉。”

“许哥,话并不是这么说,其实是那条我们实在是太饿了,吃什么都觉得好吃,就算是吃萝卜干都一样。”

“你说的也许对,不过我还是觉得好吃,当然,如果让我天天吃也不行。”

“好了,别说了, 想想下一站吧,等下我整理一下图片和视频,抖音不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