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了。\"苏晓梅将竞争对手的水样放在办公桌上。玻璃瓶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淡蓝色,与秦雪的特制菌种培养液一模一样。
陈志远拨通省防疫站的电话,语气轻松得像聊家常:\"李站长,听说你们新进了台气相色谱仪?\"
三天后的县中心广场,碧涛矿泉水的促销台前人头攒动。穿和服的促销员正卖力吆喝,突然有个顾客惊呼:\"这水会发光!\"
骚动像野火般蔓延。阳光下,打开的矿泉水瓶里确实泛着诡异的蓝光,像掺了荧光剂。更骇人的是,当省防疫站的工作人员现场检测时,试纸瞬间变成了警告的猩红色。
\"菌落超标百倍!\"戴着防毒面具的检疫员宣布。人群尖叫着散开,促销台被撞翻在地,踩碎的塑料瓶流出蓝色液体,在柏油路上画出妖异的图案。
陈志远站在红星百货二楼,透过望远镜看着这场闹剧。镜头里,赵明辉的轿车急刹在路边,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瞪得溜圆。更远处,那个冒充炊事员的间谍正被便衣警察按进吉普车——张建军改装过的采样器成了铁证。
\"细菌战好玩吗?\"秦雪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支荧光笔,\"我只不过给他们的样本...加了点标记。\"
女医生笑得像只恶作剧得逞的猫。原来她早发现碧涛厂派人定期取样,便将计就计在对方采样器里注入荧光菌种。这些无害但显眼的微生物,成了最醒目的\"赃物\"。
当天的《省晚报》头版刊登了周雅的调查报道:《黑心矿泉水黑幕》。配图中,防疫人员查封生产线的场景格外醒目,角落里还能看到印着日文的设备说明书——正是张建军从采样器里找到的那份。
黄昏时分,陈志远在废弃的碧涛厂区捡到了松本健次郎的工作证。日本人的西装革履上沾满泥浆,显然逃跑时十分狼狈。证件夹层里藏着张字条,日文写着\"赵氏集团全额注资\"。
\"看这个。\"楚明月从生产线残骸中抽出一本日志。记录显示碧涛厂的水源根本不是山泉,而是县城下游的河水,仅经过简单过滤。设计师的速写本上已经画好新广告:青龙山泉与浑浊河水的对比图,标题\"选择决定健康\"。
风波平息后的董事会上,苏晓梅汇报着损失评估。令人意外的是,这起窃密事件反而让青龙山泉的销量增长五成。少女的钢笔在\"品牌美誉度\"一栏停留许久,最终写下\"因祸得福\"四个字。
\"不够。\"陈志远敲了敲桌子,\"该反击了。\"
张建军闻言,立刻搬上来个铁皮箱。打开后,里面是整套从碧涛厂\"抢救\"出来的设备——包括那台能篡改生产日期的喷码机。工程师咧嘴一笑:\"知道他们准备怎么陷害我们吗?\"
箱底的照片触目惊心。赵明辉和松本在仓库密谈的背景里,堆放着成箱的\"青龙山泉\"空瓶——正是为造假准备的。更令人心惊的是拍摄日期,显示早在三个月前就开始策划。
\"刑事案了。\"秦雪检查着照片上的蛛丝马迹,\"要报警吗?\"
\"更好的办法。\"陈志远转向楚明月,\"把喷码机改造一下。\"
设计师的眼睛瞬间亮了。她抓起工具就开始拆解机器,边改边解释:\"让它在特定日期自动印错代码...\"话音未落,张建军已经接好测试电路,数码管显示出一串乱码——正是赵家地下钱庄的账号尾数。
夜深了,陈志远独自在实验室检查培养箱。秦雪新装的生物识别锁闪着绿光,需要指纹和密码双重认证。窗外突然传来石子敲击声,刘大柱的脸出现在玻璃外,神情紧张。
\"校长!\"他递进来个油纸包,\"那'炊事员'落宿舍的。\"
纸包里是本残缺的记事本,大部分页面被撕毁,但残留的几页记载着详细的监视记录——不仅包括陈志远的作息,还有苏晓梅去信用社的规律、楚明月的设计室平面图、甚至秦雪孩子的幼儿园接送时间。
最骇人的是最后一页的潦草笔记:\"水源投毒方案A\"。字迹与赵明辉留学时的作业本如出一辙。
晨会上,陈志远将记事本推给众人传阅。苏晓梅的脸瞬间失去血色,楚明月摔了设计尺,连向来冷静的秦雪都捏碎了试管。
\"安保升级。\"陈志远下达指令时,声音冷得像青龙山的冰凌,\"建军负责监控系统,明月重新规划动线,秦雪准备急救预案。\"
散会后,苏晓梅悄悄留下。少女从账本夹层取出张泛黄的照片——去年广交会上,林美玲与松本交谈的瞬间被无意拍下。当时谁都没注意她手腕上的表,现在放大看,表盘背面刻着\"Jmh\"三个字母。
\"赵明辉送的。\"陈志远突然说,\"他们认识比我想象的早。\"
少女的钢笔尖在照片上点了点:\"所以...碧涛厂是...\"
\"连环计。\"陈志远望向窗外。朝阳下的青龙山轮廓温柔,谁能想到暗处藏着多少杀机?山腰处,张建军正带着学员安装军用级监控设备,而秦雪的医疗车在盘山路上画出一道白线。
三天后的《人民日报》角落,有条不起眼的简讯:《某退伍军人涉嫌商业间谍被捕》。文中没提赵明辉的名字,但全县都知道,鳄鱼皮鞋已经三天没在街头出现了。
而在红星集团的地下室,那台被改造的喷码机正在张建军手中运转。随着哒哒声,标签上不断跳出\"Jmh\"的水印——这是楚明月设计的死亡印记,将随着假冒产品流入市场,成为赵家商业帝国的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