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这天,红旗公社的废弃粮仓迎来了第二春。陈志远踩着梯子,将\"红星食品加工厂\"的木牌钉上门框时,晨霜正在他呵出的白气中消融。木牌是王小军连夜做的,刨得不够平,\"食\"字还刻歪了,但在朝阳下显得格外精神。
\"左边高点!\"苏晓梅在下面指挥,鼻尖冻得通红。她裹着件男式棉袄——陈志远的,下摆长得盖住膝盖,袖口卷了三道还露不出手指。
陈志远调整好位置,一锤子下去,碎木屑簌簌落在少女发间。前世他给上市公司挂牌时,用的是纯金剪刀和红绸缎,但心跳远没有现在剧烈。
粮仓内部比外观还糟糕。北墙塌了半截,用茅草勉强堵着;屋顶的破洞像筛子,阳光漏下来在地上画出无数光斑;最要命的是地面——坑洼的泥地根本达不到食品生产标准。
\"先铺砖。\"陈志远跳下梯子,指向角落那堆旧砖——是从公社拆掉的语录墙那儿\"借\"来的。
四人立刻行动起来。王小军和泥,苏晓梅递砖,陈志远负责铺平,王丽华则用木槌夯实。没有专业工具,全靠一双手。到中午时,才铺完十平米,但每人手上都至少两个水泡。
\"歇会儿。\"陈志远抹了把汗,从兜里掏出个纸包,\"吃点东西。\"
纸包里是四个杂粮饼,夹着昨天剩的辣酱。王小军狼吞虎咽,辣得直吐舌头;苏晓梅小口啃着,不时偷瞄陈志远手上的血泡;王丽华则把饼掰成两半,另一半塞给陈志远。
\"设备什么时候到?\"她问。
\"下午。\"陈志远望向路口,\"李国栋帮忙联系的县机械厂淘汰设备。\"
正说着,远处传来拖拉机声。苏支书亲自开着那台老\"东方红\",拖车上盖着帆布。老爷子跳下车时,脸色比霜打的茄子还难看。
\"就这一次。\"他压低声音对陈志远说,\"再让老子用公家拖拉机运私货,撤你的职!\"
帆布掀开,是台锈迹斑斑的粉碎机和几个大陶缸。陈志远心头一沉——这比他预期的还简陋。前世参观老干妈工厂时,全自动生产线光消毒环节就有三道...
\"爱要不要。\"苏支书瞪眼,\"就这还搭了我两条大前门!\"
设备安装又是一场硬仗。粉碎机重达三百斤,四个壮汉抬都吃力。最后还是苏晓梅想出办法——用麻绳和木杠做成简易吊架,靠拖拉机动力一点点拖进去。等机器就位,天已经黑了。
\"试机!\"陈志远按下开关。
粉碎机发出垂死般的呻吟,颤抖着吐出几片辣椒皮,然后\"砰\"地冒出一股黑烟。所有人面面相觑,只有苏晓梅突然笑起来——这场景实在太滑稽了。
\"修修还能用。\"王丽华检查后说,\"轴承坏了,换新的就行。\"
\"哪来的轴承?\"王小军哭丧着脸。
陈志远已经掏出小本本计算成本:设备200,修机器预计50,原料采购300,包装100...前期投入已经超过六百,几乎是他全部积蓄。但开弓没有回头箭...
\"明天我去县里买零件。\"他合上本子,\"晓梅负责整理配方,小军继续铺地,丽华姐想办法搞包装。\"
月光下,四人蹲在粮仓门口啃冷饼子,呼出的白气交织在一起。陈志远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影,突然想起前世第一次创业时的合伙人——那些西装革履的精英,没一个比得上眼前这些\"土包子\"。
第二天兵分四路。陈志远搭早班车去县里,直奔机械厂维修车间。老师傅检查后说要换进口轴承,开价八十——比他预计的还贵三十。
\"六十。\"陈志远摸出两包大前门,\"再加这个。\"
老师傅瞥了眼香烟,突然压低声音:\"李主任打过招呼了。\"他从抽屉拿出个崭新轴承,\"四十,但有个条件。\"
条件居然是辣酱!原来李国栋把样品分给同事,现在半个县委大院都惦记这口。陈志远爽快地答应每月供应二十瓶,乐得老师傅又送了套扳手。
回程前,陈志远特意去了趟供销社。白糖、玻璃瓶、食用油...采购单上的项目一个个划掉,直到——
\"没辣椒了。\"营业员头也不抬,\"下个月再来。\"
\"昨天还有半麻袋!\"
\"今早调走了。\"营业员意味深长地补充,\"县里通知,计划物资优先保障国营厂。\"
陈志远心头一紧。这分明是赵建国开始卡脖子!没辣椒还做什么辣酱?他咬牙转向黑市,价格比供销社高三倍不说,质量还参差不齐。正犹豫时,背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要多少?\"
周雅倚在吉普车旁,短发被风吹得乱蓬蓬的,手里晃着串钥匙。见陈志远发愣,她直接打开后备箱——里面躺着两麻袋干辣椒!
\"安徽带来的。\"周雅甩给他一张发票,\"按进价算,加十块钱油费。\"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陈志远刚要道谢,周雅却摆摆手:\"别急着感动。\"她递过一份文件,《关于规范农村食品加工的通知》,\"赵建国起草的,下个月执行。\"
文件要求所有食品加工企业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七项资质,否则\"坚决取缔\"。陈志远眼前一黑——这些证照在八十年代初几乎不可能办全!
\"有解决办法吗?\"
\"两个选择。\"周雅竖起手指,\"一是挂靠国营厂,交管理费;二是...\"她压低声音,\"成为'改革试点',由地方政府特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