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家电布局(1 / 2)

春雨淅沥的清晨,陈志远站在省五交化公司仓库门口,水珠顺着伞骨滴在进口批文上,晕开了钢笔填写的日期。铁门内,十几个戴红袖章的搬运工正将日本三洋电扇搬上卡车,纸箱上\"中日友好\"的标语被雨水浸得半透。

\"陈厂长真要全部吃下?\"供销科长老刘搓着手,\"这可是两百台...\"

\"定金不是付了么?\"陈志远收起批文。远处传来引擎声,楚明月开着那辆边三轮冲进水洼,溅起的泥点在她工装裤上画出抽象图案。少女跳下车,马尾辫梢还滴着水:\"打听清楚了,百货大楼下周空调到货!\"

老刘倒吸一口凉气。在1983年的春天,空调还是省长办公室才配的稀罕物。但更让他震惊的是陈志远接下来的话:\"再订五十台雪花冰箱,按侨汇券结算。\"

回程的摩托车上,楚明月的声音混着引擎轰鸣传来:\"轻工局内部文件,今年家电进口关税要降30%!\"她腾出左手比划,\"日本三洋在福建设厂了,咱们得抢在...\"

一个急刹车打断了她。十字路口处,巨幅广告牌正在安装——赵建国小舅子的\"红星电器行\"开业海报,代言人居然是某位刚拍完《少林寺》的电影明星。

\"晚了三天。\"楚明月咬牙。雨水顺着她下巴流进衣领,将那枚玉坠洗得发亮。

陈志远眯眼望向海报。赵家显然也嗅到了政策风向,这步棋比他预料的还快。前世这个时间点,正是家电行业爆发的前夜,而赵明辉就是靠倒卖批文赚到第一桶金...

\"去华侨商店。\"他突然调转车头。

华侨商店家电柜台的玻璃展柜里,摆着台松下双门冰箱,标价牌上的数字相当于普通工人三年工资。陈志远敲了敲玻璃:\"这台展示机卖不卖?\"

售货员头也不抬:\"侨汇券两千张,或者外汇券八百。\"

\"我要的不是冰箱。\"陈志远指向柜台后方,\"是那个。\"

——日立窗式空调的包装箱上,印着排不起眼的小字:厦门组装。

楚明月瞬间会意。两人冒雨冲进邮电局,加急电报发往深圳:查厦门日立工厂联系人。回电在傍晚送达,落款是林先生香港公司的副总。

\"天助我们!\"楚明月抖着电报纸,\"日立在找内地分销商!\"

当夜,红星集团高层会议通宵达旦。张建军拆解了三洋电扇,零件摊满会议桌:\"电机能用辣酱灌装线的马达改,塑料件开模就行...\"

\"重点是销售网络。\"陈志远在省地图上插满图钉,\"每个地区找一家国营商场联营。\"

苏晓梅的算盘声突然停了:\"账上资金只够铺十个柜台...\"

\"借鸡生蛋。\"秦雪推过一份文件,\"医疗系统要采购冰箱存疫苗,可以预付30%订金。\"

楚明月则趴在样册上勾画:\"我们做双品牌——高端线用进口散件组装,平价线自己生产。\"她突然抬头,\"得有个响亮的商标!\"

晨光透过窗帘时,\"雪莲\"牌电风扇的设计图已经出炉。楚明月借鉴了日本产品的造型,又在底座加了朵浮雕莲花——后来这成为防伪标识,被无数山寨厂模仿却从未超越。

三天后,厦门日立的代表踏进红星办事处时,楚明月准备的样品间让他愣在门口——左侧是进口原件组装的\"雪莲\"豪华版,右侧则是自制部件的平价版,中间用青龙山泉的玻璃瓶摆出\"中日友好\"字样。

\"陈总好手段。\"代表握紧合同文本,\"但月销五千台的指标...\"

\"再加一条生产线。\"陈志远指向窗外正在施工的厂房,\"专供你们贴牌。\"

签字时钢笔突然没水了。楚明月递来的备用笔上刻着\"上海金星\"——正是前世被赵明辉收购的老牌家电厂。陈志远笔尖顿了顿,在合同上签下遒劲有力的名字。

家电布局如同多米诺骨牌,第一块倒下后便势不可挡。日立的压缩机刚到货,省轻工厅就批下了\"雪莲电器厂\"的执照;第一批样机下线当天,华侨商店主动提出代销;甚至还没量产,省报就登出了《乡镇企业攻克家电制造难关》的报道——自然是周雅的手笔。

唯一的阴云来自赵家。五交化公司的老刘偷偷报信:赵建国动用关系卡住了变压器供应。

\"明天就是广交会代表团选拔。\"老刘擦着汗,\"要是选不上...\"

陈志远望向仓库角落那台手工样机。没有变压器,再好的电机也是废铁。

暴雨倾盆的深夜,办事处地下室却灯火通明。张建军满眼血丝地调整着线圈匝数,秦雪用医疗站的x光机检查绝缘层,苏晓梅则抱着从县中学借来的物理课本念数据。

\"成了!\"工程师突然高举一个铁疙瘩。简陋的自制变压器嗡嗡作响,连接的电扇叶片缓缓转动,越转越快,最终吹散了楚明月摊在桌上的设计图。

图纸飞舞中,陈志远看见少女手背上烫出的水泡——那是抢修烙铁时留下的。他忽然想起前世参观过的德国工厂,价值千万的自动化流水线前,缺的正是这种孤注一掷的狠劲。

广交会选拔现场,赵建国带着技术专家坐镇评委席。当\"雪莲\"电扇插上电源时,评委们纷纷掏出老花镜——这台样机的外壳竟是用辣椒酱灌装线的废模具改的,塑料里还隐约可见红色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