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被她分解得清清楚楚:每组五人负责一道工序,三班倒不间断;简化包装流程,暂时取消二次质检;连上厕所的时间都精确计算到分钟...
\"你确定?\"陈志远审视着密密麻麻的排班表。
苏晓梅用力点头,从兜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纸团:\"这是周校长给的...他说建国初期,上海工人用土办法造出过万吨轮...\"
展开是张发黄的剪报,记载着五十年代劳动模范用\"蚂蚁啃骨头\"精神完成生产任务的事迹。陈志远心头一热——在这个没有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年代,人们靠的就是这股子拼劲!
\"干!\"他一锤定音。
车间立刻变身战时指挥部。王丽华将工人编成六个班组,每班配备一个骨干;秦雪调配提神药茶和清凉油,预防中暑和疲劳操作;连周雅都带着记者团赶来,用相机记录这场特殊的生产会战。
陈志远亲自上阵灌装工序。辣酱的辛辣气味刺激得他眼泪直流,手指被玻璃瓶口割了好几道口子。但他不能停——工人们都在看着,士气比什么都重要。
午夜时分,一个意外惊喜降临——张建军带着三个徒弟连夜赶回,怀里抱着个用油布包裹的金属件。
\"赶出来了!\"工程师胡子拉碴,眼里布满血丝,\"工业大学的老教授亲自操刀!\"
新轴承在汽灯下泛着冷光。虽然表面粗糙度不如进口货,但关键部位的硬度经过特殊处理。张建军带着徒弟们连夜安装调试,当黎明第一缕阳光照进车间时,灌装机重新发出了悦耳的运转声。
\"精度差些,但够用了。\"张建军抹了把脸上的油污,\"至少能撑过这次订单。\"
产能瞬间提升三倍。到第二天傍晚,最后一批出口辣酱完成装箱,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仓库里,只等明天华润公司验货组到来。
庆功宴上,工人们东倒西歪地睡成一片。连向来精力充沛的王小军都趴在桌上打起了呼噜。只有陈志远还清醒着,在煤油灯下检查明天的验货流程。
\"给你。\"
秦雪递来一杯褐色药茶,散发着古怪的草药味:\"提神醒脑的,我加了黄芪和人参。\"
陈志远一饮而尽,苦得直皱眉:\"谢谢。没有你的x光机...\"
\"互帮互助嘛。\"秦雪在他对面坐下,白大褂下摆还沾着机油,\"对了,那个纵火的事...\"
\"先放一放。\"陈志远摇头,\"眼下确保验货通过最重要。\"
女医生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她起身离开时,医疗箱的金属扣在月光下闪了一下,像道小小的警示信号。
门刚关上,苏晓梅就抱着账本进来了。少女眼下的乌青显示她至少两天没合眼,但神情却异常振奋:\"全部核算完了!如果验货通过,净利润能有八千多!\"
陈志远接过账本,被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震撼了。每一笔原料消耗、每一个工时记录、甚至每瓶辣酱的灌装损耗,都被精确统计。这种细致程度,放在前世也堪称专业。
\"去睡会儿吧。\"他柔声说,\"明天还要接待外商。\"
苏晓梅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个布包:\"你的衣服...我补好了。\"展开是那件被机器刮破的工作服,裂缝处用红线绣了排细密的锯齿纹,乍看竟像装饰。
陈志远心头一热。这丫头在如此紧张的生产中,还抽空给他缝补衣服...
\"还有...\"苏晓梅突然压低声音,\"我发现个怪事。\"她翻开账本最后一页,\"最近三个月,县酱菜厂进了两吨辣椒精,但他们根本没生产辣酱类产品!\"
辣椒精?陈志远立刻警觉起来。这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会危害健康。赵家的酱菜厂突然大量采购这个...
\"查查流向。\"他合上账本,\"特别是王建军经手的部分。\"
苏晓梅郑重点头,突然打了个小小的哈欠。陈志远这才发现她手指上全是针眼,想必是连夜赶工留下的。他鬼使神差地握住那只手:\"辛苦了。\"
少女的手在他掌心轻轻颤抖,像只受惊的小鸟。煤油灯\"啪\"地爆了个灯花,将她泛红的脸颊映照得格外生动。
晨光微露时,陈志远在值班日志上写下:\"技术攻关:1.建立设备应急预案;2.培养多面手工人;3.关键部件国产化。\"钢笔在\"国产化\"三字上顿了顿,洇出一朵小小的蓝花。
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属于他们的商业传奇,在突破重重技术难关后,即将迎来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