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方大山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这才把话头引到了正事上:“卫国啊,你如今在城里端上了铁饭碗,户口也落过去了,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就是你这个人问题,也该抓紧了。”
他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无奈又好笑的表情:“你是不知道,自打你进城的消息传回来,咱家这门槛都快被媒婆给踩平了!十里八乡的,托人来说媒的,就没断过。甚至有那胆大的,直接领着闺女上门,说是来认个亲戚,那点心思,谁看不出来?”
方卫国笑了笑,放下筷子,拿起桌上的“大前门”递给方大山一支,自己也点上一根,吸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道:“叔,这事儿我心里有数。我这次回来,就是想趁着国庆放假,把亲事给定下来。”
“哦?有眉目了?哪家的姑娘?”方大山眼睛一亮。
“秦家的,秦京茹。”方卫国吐了个烟圈,语气笃定,“我打算跟她定亲,先把仪式办了,摆几桌酒席,请乡亲们热闹热闹。”
方大山一听,先是松了口气,觉得这事儿定下来,那些媒婆总算能消停了。
可随即眉头又皱了起来,语重心长地提醒道:“卫国,这可不是小事!在咱这儿,定了亲,那跟结了婚也差不离了,是要奔着过一辈子去的。你要是定了又反悔,那可是顶顶不光彩的事儿,唾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咱整个老方家都跟着丢人!你可得想清楚了,别头脑一热就定了!”
方卫国明白叔叔的顾虑,弹了弹烟灰,解释道:“叔,您放心,我不是一时冲动。秦家这两个闺女,我都打过交道。她们家女人,骨子里就是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性子,知道护着婆家,不是那种搅家精。”
“京茹这丫头,比起她姐秦淮茹,心思要单纯得多,少了几分城府和算计。我估摸着,这样的性子,往后也能容忍男人在外面……有点啥。这事儿我心里有数,定下了。”
方大山看着侄子那一脸成竹在胸的样子,知道他主意已定,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叔就支持你。秦家那丫头我见过几面,确实是个本分模样。”
叔侄俩又喝了几杯,方卫国这才起身告辞。
回到自家那空置已久的老院子,刚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就看见一道倩影正站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踮着脚尖往外张望,正是秦京茹。
一看到方卫国那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秦京茹的眼睛骤然亮起,脸上瞬间绽放出狂喜的光芒,几乎是下意识地,她就跟只欢快的小雀儿似的,朝着方卫国飞奔过来。
这段时间,有了方卫国的暗中接济,秦京茹的日子明显好过了不少,原本有些干瘪的身材变得丰腴了些,脸蛋也红润了,不再是过去那副怯生生的乡下丫头模样,出落得越发水灵漂亮,眉眼间甚至隐隐透出几分成熟女人的风韵。
方卫国看着眼前这娇俏可人、对自己满心依赖的姑娘,心里也是一阵熨帖,越看越喜欢。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刻意保持距离,长臂一伸,直接将扑过来的秦京茹紧紧搂进了怀里,结结实实地抱了个满怀。
“卫国哥,你可算回来了!我想你想得紧!”秦京茹把脸埋在方卫国宽厚的胸膛里,声音带着浓浓的委屈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