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动作麻利地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红皮的工作证,递了过来:“同志你好,我是丰原区食品厂的采购员,我叫于德海。”
方卫国接过工作证看了一眼,上面确实印着“丰原区食品厂采购员于德海”的字样,还贴着一张黑白照片,看着和眼前这人有七八分像。他把工作证递了回去,脸上没什么表情,淡淡地问道:“有事吗?”
于德海的目光一直盯着方卫国背后的背篓,试探着问道:“同志,你这背篓里装的,是打算拿去收购站卖的东西吧?”
“嗯,一些鸡蛋。”方卫国惜字如金。
一听是鸡蛋,于德海的眼睛更亮了,语气也变得急切起来:“同志!你看这样行不行?你这鸡蛋,卖给我!我给你开的价格,肯定比收购站高!而且,我这儿有各种票,粮票、布票、工业券,你要啥票,咱们都可以商量!我还可以给你开我们食品厂的采购证明,保证你没有任何麻烦!”
看得出来,他非常想做成这笔生意,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方卫国心里一动。如果这人真是食品厂的采购员,那可就太好了!不仅能把手里的鸡蛋卖个好价钱,还能换到急需的票证。要是能搭上线,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后空间里的东西就不愁销路了。
但,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年头骗子也不少,万一这工作证是假的,或者这人有什么别的企图,自己贸然跟他交易,岂不是自找麻烦?
想到这里,方卫国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慢悠悠地说道:“同志,空口无凭,就凭一个工作证,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这话一出,于德海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丝苦笑,显然没想到对方如此谨慎。他挠了挠头,一时间竟有些不知该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才好。
听方卫国这么一说,于德海脸上那点苦笑更浓了,却也没恼,反而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又从怀里掏出个油乎乎的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他的粮本、副食品购买证,还有一张盖着鲜红大印的单位介绍信。
“同志,您再看看这个。”于德海把这些宝贝疙瘩一股脑递给方卫国,“介绍信是真的,粮本和副食本也能对上号。我于德海虽然路子野了点,但绝不是坑蒙拐骗的人!”
方卫国接过来,仔细翻看了一遍。介绍信的抬头、公章都规规矩矩,粮本和副食本上的姓名、单位也确实是丰原区食品厂和于德海本人。这年头,伪造这些东西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风险太大。
看到这些,方卫国心里基本就踏实了。他把证件还给于德海,点了点头:“行,我相信你。不过,这儿风大,说话不方便,咱们换个地方?”
于德海立刻会意,指了指他刚才出来的那个黑黢黢的胡同口:“就这儿吧,里面是个死胡同,背风,没人过来。”
说着,他率先侧身钻了进去。方卫国背着背篓,也跟着走了进去。
胡同不深,拐了个弯就到了头。果然是个死胡同,地上还残留着一些未化的积雪,角落里靠墙放着一个半旧的箩筐,旁边还有一杆看着就很有年头的杆秤。
方卫国一看这架势,心里就有数了。这位采购员同志,怕是没少在这儿“截胡”。
于德海似乎看出了方卫国的心思,嘿嘿一笑,搓着冻得通红的手,解释道:“同志,我可没偷没抢啊。咱这是正经买卖。主要是……嗨,不怕你笑话,收购站那帮大爷,天一冷就猫在屋里烤火,谁乐意出来?我这也是瞅准了他们这个空子,不然厂里要的东西收不够,回去也得挨批!”
说着,他忍不住又开始倒苦水:“这年头,弄点物资是真不容易啊!跑断腿,磨破嘴,还得看人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