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
司隶校尉琅邪人诸葛丰,起初因特立独行、刚正不阿在朝廷中闻名,他多次得罪皇亲国戚,很多在位官员都说他的坏话。后来因为在春夏时节关押审讯犯人,他被调任城门校尉。诸葛丰于是上书告发周堪、张猛的罪行,汉元帝认为诸葛丰的行为不正当,就下诏给御史说:“城门校尉诸葛丰,之前和光禄勋、光禄大夫周堪、张猛在朝廷共事时,多次称赞周堪、张猛的优点。诸葛丰之前担任司隶校尉,不顺应四季变化,修订法度,专门施行苛刻残暴的手段来获取虚假的威严;朕不忍心将他交给司法官吏处置,就让他担任城门校尉。但他不自我反省,反而怨恨周堪、张猛,想报复检举他们,告发没有证据的言辞,宣扬难以验证的罪行,肆意诋毁或赞誉,不顾之前说过的话,这是严重的不诚信行为。朕怜悯诸葛丰年老,不忍心对他施加刑罚,就免去他的官职,让他成为平民!”又说:“诸葛丰说周堪、张猛没有树立起忠贞诚信的名声,朕同情他们而不追究,又可惜他们的才能还没有得到充分施展,就将周堪降职为河东太守,张猛降职为槐里令。”
司马光评论说:诸葛丰对于周堪、张猛,之前赞誉后来诋毁,他的目的并非是为朝廷举荐贤才、去除奸佞,只不过是想结党营私、谋求晋升罢了。这和郑朋、杨兴之流没什么两样,哪里算得上刚正不阿呢!作为君主,要明察善恶,分辨是非,通过奖赏来鼓励善行,通过惩罚来惩治奸恶,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如果诸葛丰说的是事实,那么诸葛丰就不应该被黜免;如果他是在诬陷,那么周堪、张猛又有什么罪过呢!如今对双方都加以责备并弃用,那么善恶、是非究竟在哪里呢!
贾捐之和杨兴关系很好。贾捐之多次批评石显,因此得不到官职,也很少能再被皇帝召见;杨兴最近因为有才能而受到皇帝宠幸。贾捐之对杨兴说:“京兆尹这个职位空缺,如果我能见到皇上,推荐你杨兴,你马上就能当上京兆尹。”杨兴说:“你贾捐之写文章,那言语精妙天下无双;要是你能当上尚书令,比五鹿充宗强太多了。”贾捐之说:“要是我能取代五鹿充宗,你杨兴当上京兆尹,京兆尹是郡国之首,尚书令是百官之本,那天下就能真正大治,我们这些士人也就不会被埋没了!”贾捐之又批评石显,杨兴说:“石显现在正得宠,皇上信任重用他;现在想要晋升,就听我的计策,暂且迎合他的心意,这样就能得到晋升机会了!”贾捐之就和杨兴一起写了举荐石显的奏章,称赞石显的优点,认为应该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任用他的兄弟担任各部门的官员;又一起写了举荐杨兴的奏章,认为杨兴可以试任京兆尹。石显得知后,报告给汉元帝,汉元帝就把杨兴、贾捐之关进监狱,让石显审理他们。石显上奏说:“杨兴、贾捐之心怀欺诈,互相举荐赞誉,想要谋取高位,欺君罔上,大逆不道!”最终贾捐之被判处死刑,杨兴则被剃去头发、戴上刑具,罚做城旦。
司马光评论说:君子用正道去攻击邪道,尚且担心不能成功。何况贾捐之用邪道去攻击邪道,他能免于灾祸吗!
清河王刘竟被改封为中山王。
匈奴呼韩邪单于的部众越来越多,边塞附近的禽兽都被捕猎殆尽,单于有足够的力量自卫,不再畏惧郅支单于,他的大臣们大多劝单于回到北方。过了很久,单于最终回到北方王庭,部众也逐渐归附他,匈奴于是安定下来。
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
春天二月,大赦天下。
丁酉日,御史大夫韦玄成担任丞相;右扶风郑弘担任御史大夫。
三月壬戌初一,发生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