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2 / 2)

双阳插花芯 读点经典 1617 字 16小时前

十月戊寅日,蔡义被任命为丞相。

当初,许广汉的女儿嫁给皇曾孙,一年后生下儿子刘奭。几个月后,皇曾孙被立为皇帝,许氏被封为婕妤。当时霍将军有个小女儿,和皇太后关系亲近,公卿大臣们商议重新立皇后,心里都想着霍将军的女儿,但也没人先说出来。汉宣帝就下诏寻找自己贫贱时用过的一把宝剑。大臣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就奏请立许婕妤为皇后。11月壬子日,许婕妤被立为皇后。霍光认为皇后的父亲许广汉是受过刑的人,不适合封为国君,过了一年多,才封他为昌成君。

太皇太后回到长乐宫。长乐宫开始设置屯卫。

评论

这段历史生动展现了汉宣帝即位前后复杂而充满戏剧性的过程,这一时期的诸多事件对西汉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汉宣帝的成长经历来看,他可谓命运多舛。虽出身皇室,却因巫蛊之祸自幼便深陷牢狱之灾,后又辗转于民间,历经坎坷。然而,这样的经历也使他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和社会百态,为其日后的治国理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成长过程中,丙吉、张贺、许广汉等人对他的帮助至关重要,这些人出于对旧主的忠诚、对弱者的同情等不同原因,在汉宣帝的人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的善举不仅改变了汉宣帝的命运,也间接影响了西汉的历史走向。

霍光在这一时期依旧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在昌邑王被废后,面临着重新选立皇帝的重大决策。丙吉和杜延年的建议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终他选择拥立汉宣帝,这一决策显示出霍光在政治上的谨慎与权衡。他既要考虑皇室血脉正统,又要寻找一位能够胜任皇位、稳定局势的人选。同时,严延年对霍光擅废立主的弹劾,虽奏章被搁置,但也反映出朝廷内部对于霍光权力的一种制衡和监督意识,即便霍光权势滔天,也需面对来自不同声音的审视。

汉宣帝即位后的一系列举措,如立许氏为皇后,展现出他重情重义的一面。在公卿大臣倾向于立霍光之女为后的情况下,他通过“求微时故剑”这一巧妙方式,表明自己不忘旧情的态度,既维护了与许氏的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自己在政治决策中的自主性。

这一时期还涉及到朝廷权力结构的调整与巩固。太皇太后归长乐宫并设置屯卫,体现了宫廷内部权力布局的一种安排,旨在确保皇室核心区域的安全与稳定,维护统治秩序。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为西汉王朝开启了新的篇章,汉宣帝的即位为西汉的复兴带来了新的希望,而围绕他即位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深刻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生态和人性的多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