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二月,西北方向出现了彗星,在古代这被视为不祥之兆。
冬天十一月初一,发生了日食,又是一个“天象预警”。
最开始,霍光和上官桀关系特别好。霍光每次休假离开,上官桀就代替他处理朝廷事务。霍光的女儿是上官桀儿子上官安的妻子,他们生了个女儿,才五岁,上官安就想通过霍光把女儿送进宫里当皇后,霍光觉得孩子太小,没同意。盖长公主私下和河间人丁外人关系亲密,上官安和丁外人一直交情不错,就忽悠丁外人:“我女儿长得漂亮,要是能通过长公主的关系进宫当皇后,我们父子在朝廷有权势,后宫又有皇后照应,这好事就成了,全靠您帮忙!按照汉朝的惯例,公主的丈夫一般都能封侯,您还愁不能封侯吗?”丁外人一听,觉得靠谱,就去跟长公主说了。长公主答应了,下诏书召上官安的女儿入宫当婕妤,上官安也被任命为骑都尉。
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
春天三月甲寅日,上官安的女儿被立为皇后,皇帝一高兴,又开启了“大赦天下”模式。
西南夷的姑缯、叶榆部落又造反了,朝廷派水衡都尉吕辟胡率领益州的军队去平叛。结果吕辟胡磨磨蹭蹭不敢前进,叛军趁机杀了益州太守,还和吕辟胡的军队交战,汉军战死和淹死的有四千多人。冬天,朝廷又派大鸿胪田广明去攻打叛军。
廷尉李种因为故意放走死罪囚犯,被判处死刑,在闹市执行斩首。
这一年,上官安升任车骑将军。
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
春天正月,皇帝追尊外祖父赵父为顺成侯,还给赵父的姐姐君姁赏赐了二百万钱、奴婢和宅院,赵家其他兄弟也都根据亲疏关系得到了赏赐,不过都没在朝廷做官。
有一天,一个男子坐着黄牛车来到皇宫北阙,自称是卫太子。负责接待的公车官赶紧上报。皇帝下诏让公卿、将军、中二千石的官员一起去辨认。长安城里的官吏百姓听说后,几万人跑来看热闹。右将军赶紧在宫阙下部署军队,以防不测。丞相、御史和其他官员到了之后,都不敢随便说话。京兆尹隽不疑后到,直接下令让手下把这人抓起来。有人劝他:“真假还没确定呢,先别着急。”隽不疑说:“大家怕什么!以前蒯聩违抗命令出逃,他儿子蒯辄拒绝他回国,《春秋》都认可蒯辄的做法。卫太子得罪了先帝,逃跑后没死,现在自己跑来,就是个罪人!”于是把人送到了诏狱。皇帝和大将军霍光听说后,都称赞隽不疑:“公卿大臣就该用这种懂经学、明事理的人!”从此,隽不疑在朝廷里名声大噪,其他官员都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后来廷尉审讯查明,这人是个冒牌货,本名叫成方遂,是夏阳人,住在湖县,平时靠占卜为生。有个以前太子的舍人找他算过命,说:“你长得特别像卫太子。”成方遂一听,觉得能靠这个“逆袭”,就想借此捞一笔富贵。最后他因犯了欺君之罪,被判处腰斩。
夏天六月,上官安被封为桑乐侯。这之后,上官安越来越骄横放纵。他在宫殿中接受皇帝赏赐,跟宾客炫耀:“和我女婿一起喝酒,太爽了!看他那些华丽的服饰,看得我回家都想把自己的东西烧了!”他儿子病死了,他竟然仰头骂天,简直“没救”了。
这一年,朝廷撤销了儋耳郡和真番郡。秋天,大鸿胪田广明、军正王平攻打益州叛军,斩杀、俘虏三万多人,缴获牲畜五万多头。
谏大夫杜延年看到国家在汉武帝大规模征战、奢侈挥霍之后,经济民生都受到很大影响,就多次劝大将军霍光:“这几年收成不好,流民还没都返乡,应该学习汉文帝时期的政策,提倡节俭、宽厚,顺应天意,安抚民心,这样年景说不定就能好转。”霍光采纳了他的建议。杜延年是以前御史大夫杜周的儿子。
评论
这段历史先是地方叛乱、朝廷平叛,接着皇室内部有人觊觎皇位搞阴谋,好在正义的一方及时阻止。朝堂上,大臣们为了权力和利益不断博弈,有霍光这样谨慎掌权的,也有上官安这种野心勃勃又骄纵的。而基层百姓的生活也在这些风云变幻中起起落落,皇帝的每一项政策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其中隽不疑堪称“人间清醒”,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果断处理了卫太子事件,赢得了众人的尊重,成为官场中的“模范生”。匈奴那边也是内乱不断,内部权力争斗导致国力衰退,间接影响了汉匈之间的关系。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权力是把双刃剑,野心和贪欲容易让人迷失;同时,一个明智的决策和正确的领导,对于国家和百姓来说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