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王刘礼去世。
当初,燕王臧荼有个孙女叫臧儿,嫁给槐里人王仲为妻,生了儿子王信和两个女儿后,王仲去世。臧儿又改嫁到长陵田家,生了儿子田蚡、田胜。汉文帝时期,臧儿的大女儿嫁给金王孙,生了女儿金俗。臧儿找人占卜,卜者说:“您这两个女儿将来都会大富大贵。”臧儿就想把大女儿从金家夺回来,金家很生气,不肯放人。臧儿就把大女儿送进太子宫,后来生了儿子刘彻。刘彻还在王夫人肚子里的时候,王夫人梦到太阳钻进自己怀里。
景帝即位后,大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是齐国人。长公主刘嫖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刘荣,栗姬因为后宫里的美人都是通过长公主才得以见到景帝,心里生气,就拒绝了。长公主又想把女儿嫁给王夫人的儿子刘彻,王夫人答应了。从此,长公主天天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夸赞王夫人儿子的优点。景帝自己也觉得刘彻很贤能,又想到王夫人之前梦日入怀的祥瑞,所以立太子的事一直犹豫不决。王夫人知道景帝对栗姬有不满,趁着景帝对栗姬的怒气未消,暗中派人催促大行令上奏请求立栗姬为皇后。景帝生气地说:“这是你该说的话吗!”于是就把大行令治罪处死了。
汉景帝前七年(公元前150年)
冬天十一月己酉日,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太子太傅窦婴极力劝阻,没能成功,就称病辞去官职。栗姬又气又恨,最终去世。
庚寅日是月底,出现日食。
二月,丞相陶青被免职。乙巳日,太尉周亚夫被任命为丞相,同时撤销太尉这一官职。
夏天四月乙巳日,景帝立王夫人为皇后。
丁巳日,立胶东王刘彻为皇太子。
这一年,任命太仆刘舍为御史大夫,济南太守郅都为中尉。当初,郅都担任中郎将,敢于直言进谏。有一次,他跟随景帝到上林苑,贾姬去上厕所,突然有野猪冲进厕所。景帝给郅都使眼色,让他去救贾姬,郅都没动。景帝想亲自拿兵器去救贾姬,郅都就跪在景帝面前说:“死了一个姬妾,还会有别的姬妾进宫,天下难道还缺贾姬这样的人吗!陛下您纵然不珍惜自己,可怎么向宗庙和太后交代呢!”景帝这才退回来,野猪也离开了。太后听说这件事,赏赐给郅都一百斤黄金,从此很看重他。郅都为人勇敢、强悍,公正廉洁,不拆私人信件,别人送的东西一概不收,对私人请托的事也一概不听。等他做了中尉,执法非常严酷,不避贵戚。列侯和宗室成员看到郅都,都不敢正眼看他,称他为“苍鹰”。
评论
汉景帝这几年,宫廷内外风云变幻,各种事件交织,深刻影响着西汉王朝的走向。
从诸侯方面来看,七国之乱余波未平,淮南、庐江、衡山等诸侯国在叛乱中的不同表现,导致其命运各异。淮南国国相的临阵倒戈,让淮南躲过一劫,反映出诸侯国内部对于局势的不同判断和利益抉择。庐江王与越国往来、衡山王的坚守,使得他们在战后被景帝重新安排封地,这体现了景帝对诸侯忠诚度的考量以及对地方势力的调整,旨在维护国家的稳定和中央的权威。
宫廷内部,皇位继承问题成为核心焦点。薄皇后因不受宠被废,拉开了景帝后宫格局变动的序幕。栗姬拒绝长公主联姻请求,引发长公主与王夫人结盟,进而影响了景帝对太子的态度。王夫人的一系列操作,尤其是借大行令请求立栗姬为后,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刘荣被废,刘彻被立为太子。这一系列宫廷斗争,展现了后宫势力为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明争暗斗,其中夹杂着个人恩怨、利益博弈,凸显了宫廷政治的复杂性与残酷性。
在官员任免上,周亚夫由太尉转任丞相,郅都因正直勇敢、执法严酷得到重用,反映出景帝对官员能力和品质的重视。郅都敢于在关键时刻阻拦景帝冒险救贾姬,体现其顾全大局的意识,而他执法不避贵戚的作风,对于整顿朝廷风气、维护法律尊严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景帝时期试图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的决心。
这一时期的种种事件,从诸侯到宫廷,从政治格局到官员任用,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汉景帝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生态。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当时的政治走向,也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对西汉王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