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汉纪十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2 / 2)

双阳插花芯 读点经典 1167 字 13小时前

张汤、公孙弘的 “职场晋升记”

汉武帝让张汤和赵禹一起修订律令,新律令那叫一个严格,还搞出了 “见知法”,让官吏们互相监督,从此汉朝的执法越来越严苛。

这一年,汉武帝下令征召懂治国、通儒学的人才,沿途各县供应饮食,让他们和各地上计的官员一起进京。菑川人公孙弘写了一篇对策,说上古尧舜时期靠以身作则就能治理好国家,到了末世光靠赏罚没用,关键是要让百姓信服。还说治理国家有八个要点,比如按能力任官、减少无用言论、不夺农时等等。当时有一百多人写了对策,太常把公孙弘的排到了最后。但汉武帝看了后,直接把公孙弘定为第一,还封他为博士,让他在金马门待诏。

齐地九十多岁的辕固也被征召为贤良。公孙弘斜眼看辕固,辕固直接怼他:“公孙先生,说话要讲正道,别为了迎合世俗歪曲学术。” 结果好多儒生都讨厌辕固,辕固最后因为年老回家了。

公孙弘这人很会 “职场生存”,每次上朝只提个开头,让汉武帝自己做决定,从不和皇帝当面硬刚。汉武帝觉得他做事谨慎,辩论能力强,还能用儒术包装法令,对他越来越赏识,一年就把他升到左内史。公孙弘有时候和公卿们商量好的事,到了汉武帝面前就变卦。汲黯在朝堂上公开指责他 “齐人太狡猾,不讲信用”,公孙弘却不慌不忙地说:“了解我的人觉得我忠,不了解我的人觉得我不忠。” 汉武帝竟然还觉得他说得对。哪怕有人在汉武帝面前说公孙弘坏话,汉武帝反而对他更好。

评论

这一年的故事里,既有河间王这样德才兼备的 “模范王爷”,也有唐蒙、司马相如主导的西南开发 “大项目”,宫廷里的巫蛊风波和董偃的 “塌房” 更是充满戏剧性。而张汤、公孙弘等人在官场的 “操作”,展现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公孙弘这种看似 “圆滑” 的处世之道,虽然在当时获得了汉武帝的青睐,但也被不少人诟病。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事件都对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王朝统治下各方势力的博弈与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