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秦纪三 秦二始皇帝下(2 / 2)

双阳插花芯 读点经典 2943 字 13小时前

项羽杀了卿子冠军宋义后,威名震动楚国,于是派当阳君、薄将军带领两万士兵渡过黄河去救巨鹿。交战取得了一些小胜利,还截断了章邯给王离运粮的通道,王离的军队开始缺粮。陈馀又请求增兵。项羽就带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把船都沉了,把锅碗瓢盆都砸了,把营帐也烧了,只带了三天的口粮,向士兵们表明有进无退、必死一战的决心。于是一到战场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相遇,经过九次激战,把秦军打得大败,章邯带兵后退。其他诸侯的军队这才敢进攻秦军,最终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不投降,自焚而死。当时,楚军的勇猛在诸侯军中是最厉害的。来援救巨鹿的诸侯军有十几座营垒,一开始都不敢出兵。等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们都在营垒上观望。楚军战士们个个以一当十,喊杀声震天动地,诸侯军的将士们没有不感到恐惧的。打败秦军后,项羽召见诸侯军的将领;这些将领进入辕门时,都跪着用膝盖前行,不敢抬头看项羽。项羽从此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附于他。

于是赵王歇和张耳才得以从巨鹿城出来感谢各路诸侯。张耳和陈馀见面后,张耳责备陈馀不肯救赵国;又问张黡、陈泽在哪里,怀疑是陈馀杀了他们,多次追问陈馀。陈馀生气地说:“没想到您对我的怨恨这么深啊!难道您觉得我是舍不得将军的印信吗?”于是解下印信绶带,推给张耳,张耳也很惊讶,没有接受。陈馀起身去厕所。有门客劝张耳说:“我听说‘上天给的东西如果不接受,反而会招来灾祸’。现在陈将军把印信给您,您不接受,违背天意可不吉利,赶紧收下!”张耳于是佩戴上印信,接收了陈馀的部下。陈馀回来后,看到张耳没有推辞就收下了印信,也很生气,就快步走出去,独自和他手下关系好的几百人到黄河边的湖泽中去捕鱼打猎了。赵王歇回到信都。

春天二月,沛公向北攻打昌邑,遇到了彭越,彭越带着他的军队跟随沛公。彭越是昌邑人,平常在巨野泽中捕鱼,还做过强盗。

陈胜、项梁起义的时候,巨野泽中的年轻人聚集了一百多人,去投奔彭越,说:“请您做我们的首领。”彭越推辞说:“我不愿意啊。”年轻人坚持请求,彭越才答应,和他们约定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集合,迟到的斩首。第二天太阳出来了,有十几个人迟到,最后一个人到中午才来。于是彭越抱歉地说:“我年纪大了,你们非要我做首领。现在约定好时间,却有这么多人迟到,不能都杀了,就杀最后来的这一个人吧。”彭越命令队长把那人斩了。大家都笑着说:“不至于这样吧!我们以后不敢了。”于是彭越拉过一个人就杀了,还设坛祭祀,向部下发号施令,部下们都非常震惊,不敢抬头看他。之后彭越就去攻城略地,收编诸侯的散兵,得到一千多人,就帮助沛公攻打昌邑。

昌邑没有攻下,沛公带兵向西经过高阳。高阳人郦食其,家境贫困,落魄失意,做里门的看守。沛公部下的一个骑兵正好是郦食其同里的人,郦食其见到他,就说:“经过高阳的诸侯将领有几十人,我打听了一下,这些将领都小气,喜欢繁琐的礼节,刚愎自用,听不进有远见的话。我听说沛公为人傲慢,但能礼贤下士,有雄才大略,这才是我真正愿意追随的人,你能不能帮我引荐一下。要是你见到沛公,就说:‘我们乡里有个郦先生,六十多岁了,身高八尺,人们都叫他狂生。但郦先生自己说他不是狂生。’”骑兵说:“沛公不喜欢儒生,那些戴着儒生帽子来的客人,沛公总是摘下他们的帽子,往里面撒尿,和人说话的时候,还经常大骂,你可别以儒生的身份去游说他。”郦食其说:“你就照我说的讲。”骑兵就找机会像郦食其叮嘱的那样跟沛公说了。

沛公到了高阳的客舍,派人去召郦食其。郦食其来了,进去拜见沛公。当时沛公正叉开腿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就这样接见郦食其。郦食其进去后,只是作了个长揖,没有下拜,说:“您是想帮助秦朝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朝呢?”沛公骂道:“你这个书呆子!天下人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联合起来攻打秦朝,你怎么能说我是帮助秦朝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如果您一定要聚集民众,集合正义之师去讨伐无道的秦朝,那就不应该这样傲慢地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洗脚,起身整理衣服,请郦食其上座,还向他道歉。郦食其就谈起六国合纵连横时候的事情。沛公很高兴,赏赐郦食其吃饭,然后问道:“您看计策该怎么定呢?”郦食其说:“您现在集合起来的这些人,收拢的散乱士兵,还不到一万人;就想直接去攻打强大的秦国,这就好比是去虎口探险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是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中又囤积了很多粮食。我和陈留县令关系很好,请让我去说服他,让他向您投降。如果他不听,您就带兵攻打,我在城里做内应。”于是沛公派郦食其出发,自己带兵跟着他,最终拿下了陈留。沛公封郦食其为广野君。郦食其又推荐了他的弟弟郦商。当时郦商聚集了几千年轻人,前来归附沛公,沛公任命他为将领,让他带领陈留的军队跟随自己。郦食其经常作为说客,出使各诸侯。

三月,沛公攻打开封,没有攻下。向西进军,和秦将杨熊在白马会战,又在曲遇东面交战,把杨熊打得大败。杨熊逃到荥阳,二世派使者把他斩首示众。

夏天四月,沛公向南攻打颍川,进行了大屠杀。借助张良的力量,于是占领了韩国的部分土地。当时赵国的别将司马卬正打算渡过黄河进入关中,沛公就向北攻打平阴,封锁了黄河渡口南岸,在洛阳东面与秦军交战。战况不利,就向南从轘辕关出去。张良带兵跟随沛公。沛公命令韩王成留守阳翟,自己和张良一起南下。

评论

这段历史详细展现了秦末风云变幻之际,各方势力的角逐以及关键人物的抉择,深刻影响着历史走向,蕴含诸多值得深思之处。

秦朝方面,李斯这位昔日大秦丞相,在与赵高的权力斗争中彻底落败,被施以五刑腰斩,家族被夷灭。这一结局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标志着秦朝朝堂正直力量的消逝,赵高自此独揽大权,秦朝政治愈发黑暗腐朽,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反秦势力这边,项梁此前连破秦军,却因骄傲轻敌,不听宋义劝谏,最终在定陶战败身死,令人惋惜。他的离世让反秦局势陡然严峻。楚怀王趁机整合军队,重新布局,封沛公为砀郡长、武安侯,项羽为长安侯、鲁公等,试图凝聚力量。

宋义被任命为上将军救赵,却在安阳滞留不进,想坐收渔翁之利。他不顾士卒饥寒,为子送任齐国,大摆宴席,尽显自私与短视。项羽果断斩杀宋义,展现出非凡的果敢与担当,随后破釜沉舟,以必死决心与秦军决战,成功击败秦军,威震诸侯,成为诸侯上将军,极大地鼓舞了反秦士气。

沛公刘邦一路西进,在军事行动中不断收编力量、壮大自身。他善于用人,听从郦食其计策拿下陈留,获得重要粮草补给。郦食其以其远见卓识和口才,成功说服沛公改变态度,为其效力,还引荐弟弟郦商带来四千兵力。刘邦这一路的发展,充分展现出他作为领导者的魅力与战略眼光,广纳贤才,把握时机,稳步向关中推进。

同时,巨鹿之战中,各方势力的表现也反映出反秦联盟内部的复杂关系。陈馀因兵力悬殊不敢救赵,与张耳产生矛盾,昔日刎颈之交心生嫌隙。而齐师、燕师等诸侯军起初作壁上观,直到项羽大破秦军才敢进击,凸显出诸侯间各怀心思,缺乏协同作战的决心与勇气。

这段历史生动呈现了秦末乱世的残酷与复杂,各方势力在权力、利益、理想间激烈碰撞,人物的性格与决策深刻影响着历史进程,为后世了解这一关键时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