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可以试试远程教学。”另一位专家提出新思路,“利用系统提供的通信技术,搭建虚拟课堂,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听名师讲课。”
“好主意!”黄蟹拍手称快,“再给他们配点营养餐,保证孩子们既能吃饱又能学好。”
“老板,您这是要当校长了吗?”小李笑着问。
“我这是要当全民导师。”黄蟹一本正经地回答,“知识改变命运,咱联盟可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孩子。”
随着讨论深入,各种想法层出不穷。有人提议建设“移动医院”,有人建议推广“共享教师”,还有人想搞“文化列车”,把各地的传统技艺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老板,我发现这些点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小李突然插话,“它们都特别接地气,特别实用。”
“当然啦。”黄蟹得意一笑,“我们不是在编童话故事,而是在打造一个真实可行的未来。”
就在这时,会议室门口又走进来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沓泛黄的资料。
“这是我从老档案库里翻出来的。”那人将资料递给黄蟹,“是一份二十年前关于西南部矿产开发的可行性报告,虽然年代久远,但或许对现在的规划有帮助。”
黄蟹接过资料仔细翻阅,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这上面提到一处矿脉,储量丰富,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和技术限制,一直没有开发。”他抬头看向众人,“如果我们能把这条矿脉纳入发展规划,说不定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老板,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小李兴奋地喊道。
“别高兴得太早。”一位地质学家泼冷水,“现在开发矿脉要考虑环保问题,不能为了短期利益破坏生态平衡。”
“说得对。”黄蟹点头,“所以我们得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讨论持续了好几个小时,直到太阳西斜,会议室里依然热火朝天。
“老板,我觉得咱们现在做的不只是规划。”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感慨道,“更像是在绘制一幅未来的地图。”
“没错。”黄蟹看着桌上的草图,眼神坚定,“这张地图,不仅指明方向,还要标注每一个需要照顾的角落。”
正当大家准备休息一下喝口茶时,一名工作人员匆匆跑了进来。
“老板,刚刚收到一份新资料。”他递上一份文件,“是关于一种新型能源的实验数据,可能对未来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
黄蟹接过文件,嘴角微微上扬。
“看来我们的规划,还得再加上一笔新能源篇章。”
会议室再次响起键盘敲击声和讨论声,仿佛整个房间都在为联盟的未来忙碌着。
窗外,夕阳缓缓落下,霞光映红了半边天。而在屋内,灯火通明,梦想正在一点点成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