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可惜英年早婚了(1 / 2)

清晨的火车站人来人往,裴九砚差点控制不住。

“阿九哥哥,我不抗拒的。”

“我不抗拒的”

“我不抗拒”

……

秦绥绥的话反复在耳边回响,直到人都上车了,车也开远了,裴九砚还傻傻愣在原地。

有位大妈牵着小孙女路过,那小孙女一步三回头,最后还是忍不住对她奶奶开口:“奶奶,你瞧,那个哥哥俊是俊了点,就是有点傻,他居然站在街上傻笑!”

大妈连忙拉紧小孙女的手:“快走快走,别被傻子缠上了!”

……

另一边,秦绥绥说完那句话后,红着脸就飞奔回了汽车上。

这个年代的人大多羞于表达,见到秦绥绥这一对这么大方又甜蜜,司机大哥笑着调侃:“老妹儿,新婚呐?”

秦绥绥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司机大哥神情回味起来:“新婚就是腻歪,我和我媳妇儿刚结婚的时候也是腻歪得很,我去茅厕她都恨不得跟着,现在不一样咯,见到我就嫌我烦,叫我滚。”

满车的人都哄笑起来,秦绥绥刚才的羞意也随之化解。

车上的人大多是吉省人,开朗又健谈,司机大哥的话开了一个好头,大家纷纷吐槽起自家男人或者婆娘来,秦绥绥听得乐呵,在火车上想通了心事,身体也仿佛打开了任督二脉,也不晕车了,也不头痛了,也有胃口了,裴九砚给她买的两个脸大的韭菜盒子和两个拳头大的粘豆包,一口气干完了。

旁边的大妈见她长得好,又能吃,喜得不得了,递上一把自家炒的板栗:“丫头,哪儿去啊?”

秦绥绥接过板栗,开朗回答:“去安县呢,这个车里的人不都是去安县的吗?”

大妈点点头:“小丫头模样俊,性格好,就是可惜结婚了,家里还有姐姐或者妹妹不?”

秦绥绥一愣,这才反应过来大妈的意图:“婶子,我家就我一个呢!不过看您这么心善,您家孩子肯定也很优秀,不愁找媳妇儿的!”

“你这丫头说话实诚!”大妈眉开眼笑,又打开自己的包裹,强行塞了一大把板栗和一大把松子到秦绥绥兜里。

怪不得从前就听很多人说,东北的同志格外热情,秦绥绥算是感受到了。她笑着接过大妈递过来的东西,又转赠了一小包麻糖给大妈:“婶子,这是我们那里的特产,您拿着回去尝尝鲜!”

大妈也不客气,笑呵呵就收了下来。

二人又是一路闲谈,秦绥绥这才知道,大妈姓张,居然就是安县下面的白河大队人。

得知秦绥绥也要去白河大队,张婶子高兴得一拍腿:“缘分呐闺女!遇着我你算是遇对人了,一会儿下了你就跟着我走,保证把你平平安安带到白河大队去!”

秦绥绥也高兴,在村里有个熟人,怎么样都会方便很多,跟大妈关系处好了,以后说不定还能托她给自己爸妈送东西呢。

他们坐的这趟车只能到安县县城,下了车后还要坐牛车回白河大队。

好在张婶子有“人脉”,带着她在县城里转了一圈,很快就找到了大队部的牛车。

又坐着牛车颠簸四十多分钟,才终于到了白河大队。

长白山的人参种植项目部就落点在白河大队,秦绥绥到了这个时候,才敢坦白自己的身份:“婶子,请问这个人参种植项目部在哪里啊?”

张婶子虎躯一震,不敢置信地望着秦绥绥:“闺女,你就是南边过来的专家呀?”简直不敢相信,跟自己聊了一路,吃了一路,看起来傻乎乎很好骗的俊闺女,居然是专家!

秦绥绥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疑惑:“婶子,你咋知道的?”

张婶子一拍大腿:“嗐!我就说咱们有缘分吧!我男人就是大队长,他跟我说今天村里要来两个专家,一个是之前来过的老头,一个年轻姑娘,你可不就是个年轻姑娘吗?走!先跟婶子回去,你今晚就住婶子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