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海风裹着咸湿的潮气漫上天台,林砚单手撑在水泥护栏上,指节因用力微微发白。
他盯着海平面那缕刚跃出的金光,喉结滚动两下——昨夜梦境里那辆银灰色轿车的车牌号,正像根细针扎在记忆里,\"云A·739x\",每个数字都在视网膜上烙下红痕。
\"您该添件外套了。\"顾昭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惯常的清冷却裹着几分温软。
林砚回头时,正看见她抱着自己的校服外套,藏青格裙被风掀起一道小角,露出截白皙的小腿。
她另一只手捏着张对折的纸,指尖因攥得太久泛着青白。
林砚接过外套搭在臂弯,目光落在那张纸上:\"查到了?\"
\"云港恒远集团。\"顾昭将纸展开,露出打印的企业资料,\"三年前重组,现在是市政府重点扶持的新能源企业。\"她的指尖在\"法人\"一栏点了点,\"现任董事长周正平,二十年前是云大化学系讲师。\"
林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母亲林清欢出事前,正是云大化学系最年轻的副教授。
\"需要我继续查周正平与林教授的关联吗?\"顾昭仰头看他,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
她总能精准捕捉到他情绪的波动,就像台永远校准的精密仪器。
林砚将纸条折好塞进校服内袋,指腹隔着布料摩挲那道折痕:\"暂时不用。\"他望着顾昭发顶翘起的呆毛,突然伸手替她压平,\"先顾眼前,今天有化学课。\"
顾昭的耳尖瞬间红透,却没躲,只是垂眸应了声\"好\"。
风卷着她发间的茉莉香包掠过林砚鼻尖——那是他上周随口提了句\"总闻见消毒水味\",她连夜缝的。
上课铃声像根银针刺破晨雾时,林砚已坐在化学教室第三排。
方晴抱着教案进门时,白大褂口袋里的钢笔露出半截,笔帽上沾着浅蓝墨水,像是刚在草稿纸上写过什么。
\"今天讲分子轨道理论。\"方晴翻开课本,指尖在\"电子云重叠\"四个字上顿了顿。
她抬头时,目光恰好撞进林砚的眼睛,像是被烫到似的迅速移开,又在半秒后转回来,\"这道例题......林砚同学,你来补充。\"
粉笔在黑板上划出清脆的声响。
林砚握着粉笔的手微颤——系统提示音刚在识海炸响,\"星图溯源·黄金级·跨科转化\"正沿着神经脉络奔涌。
他盯着题目里的\"σ键键能\",眼前自动浮现出物理电场模型,电子云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在思维沙盘中重新聚合成清晰的轨迹。
\"可以把化学键能转化为电场势能。\"林砚在黑板上画出交错的电场线,\"当两个原子接近时,电子云重叠区域的电势差......\"
\"啪!\"
后排传来书本摔在桌上的闷响。
林砚转头,正看见王德昌扶了扶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像淬了冰:\"高中生讲大学内容?林同学,你是天才还是骗子?\"
方晴的教案\"咚\"地砸在讲台上,她白大褂下的手指攥成拳:\"王副主任,林砚同学的解法符合......\"
\"符合什么?\"王德昌打断她,站起身时椅子发出刺耳的摩擦音,\"上个月数学竞赛初赛,他从年级倒五跳到全市前十;上周物理实验,他用大三才学的误差分析法;现在连化学都开始扯电场模型——\"他冷笑一声,\"七中不是杂技团,容不得靠歪门邪道博眼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