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五十,操场被薄雾笼罩。
林砚蹲在双杠下,看见林思雨抱着一摞书跑过来,发梢还滴着水珠:“我五点就起来重写了!”
她递来的作文纸还带着打印机的温度。
林砚快速扫过,嘴角翘了翘:“开头设问不错,中间三个事例的中心句也标红了。”他翻到结尾,“这里改得最好,用竹编纹路比作人生沟壑,比原版的‘平凡也伟大’更有画面感。”
“真的能拿55?”林思雨的眼睛亮得像星子。
“能。”林砚把修改稿递回去,“记住,阅卷老师平均看一篇文章不到90秒,你得用开头抓住他,用结尾钉住他。”
变故来得比晨雾散得还快。
下午课间,林砚刚走进教室,就听见后排传来嗤笑:“听说林砚给林思雨改作文,用的是网上买的模板?”
江晚晴抱着课本倚在门框上,指尖转着钢笔:“我在贴吧看见对比图了,原稿像散文,改完像模板作文——不会是某人自己写不出,只能当枪手吧?”
教室里的议论声嗡嗡起来。
林砚扫了眼手机,贴吧热帖标题刺目:《文科状元的“改稿风波”:是指导还是代笔? 》配图里,林思雨的原稿和修改稿并排,红色批注被放大成“模板化”“套路化”。
他捏紧手机,余光瞥见林思雨站在教室后门,脸色白得像张纸。
年级大会当天,礼堂里坐得满满当当。
林思雨攥着作文稿站在台上,校服领口的纽扣破天荒没系——他昨晚说过,“自信的人不需要用衣服裹住自己”。
“真正的强者,不是天生耀眼,而是敢于点燃自己。”她的声音清亮,“我奶奶是竹编匠,手指被竹篾划得全是血口,可她总说‘编坏的竹条能重编,活坏的人生不能重活’。这双手编出过竹篮、竹椅、竹灯笼,更编出了我的大学梦。”
台下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林砚坐在第三排,看见语文老师扶了扶眼镜,眼里有光。
“所以我想说——”林思雨抬起头,“强者从不是某个标签,是奶奶编竹时的专注,是妈妈照顾爸爸时的坚持,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的褶皱里认真活着的样子。”
掌声像潮水般涌来。
顾昭站在最后一排,藏青格裙被风掀起一角,她望着林砚,嘴角终于弯出一道浅弧:“我就知道,你能做到的远不止这些。”
晚自习结束,林砚抱着一摞竞赛题往教室走。
路过办公室时,听见里面传来方清如的声音:“林砚的事我都听说了,明天早自习......”
他脚步顿住,透过玻璃窗看见方清如手里捏着份打印稿,纸页边缘被揉得发皱。
走廊风掀起门帘,他只来得及看清标题的几个字——“关于林砚同学......”
上课铃响了。
林砚转身往教室走,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这次带着点暖意:“检测到正向影响力,知识星图能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