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指挥中心深藏于某处戒备森严的地下掩体,空气里弥漫着电子设备低沉的嗡鸣、过滤后依然带着一丝金属凉意的循环冷风,以及一种近乎凝固的、混合着焦虑与决断的凝重气息。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占据绝对视野中心的,是那颗被无尽深蓝海水包裹的孤岛——风暴洋深处,代号“深渊王座”的终极目标。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纤毫毕现地展示着岛屿狰狞的地貌:嶙峋如巨兽獠牙的黑色玄武岩海岸线犬牙交错,中部被浓密到近乎吞噬光线的热带雨林覆盖,如同披着一件墨绿色的、布满褶皱的斗篷。而在雨林深处,几处经过精心伪装、与山体岩石几乎融为一体的巨大人工建筑入口,像蛰伏巨兽的咽喉,透出令人心悸的危险气息。
围绕屏幕的环形会议桌旁,肃然端坐着来自全球最精锐特种部队的指挥官们。肩章上的徽记无声诉说着荣耀与血火——美洲“游骑兵”的咆哮鹰隼,欧罗巴“风暴突击队”的交叉利剑与闪电,东亚“龙隐”部队的盘踞苍龙,沙海“金蝎”的致命毒尾……每一张面孔都如同风化的岩石,刻满战场的痕迹和此刻沉重的压力。空气沉甸甸的,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铁锈般的味道。
顾沉舟站在主控台前,身形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鹰隼锁定猎物。他指尖在触控屏上快速滑动、放大,一组组由高空侦察机、深海潜航器和抵近特工冒死传回的三维防御结构图、动态火力部署模型以及密密麻麻的能量反应标记,如同冰冷的解剖刀,一层层剥开孤岛坚硬的外壳,露出其下狰狞的脉络。
“目标代号‘深渊王座’,”顾沉舟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指挥室的每一个角落,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冷硬质感,“其防御体系,是迄今为止人类技术所能构筑的、针对海空陆三维入侵的终极堡垒。”
他的指尖重重敲击屏幕边缘海域环绕岛屿的三道深蓝色同心环。“第一层,深海地狱。距离海岸线五十公里外,部署有超过一百二十个主动被动复合式声呐基阵,构成覆盖海床至海面以下三百米的‘寂静猎场’。任何超过十吨的金属物体进入该区域,其声纹特征将被瞬间捕捉、比对、锁定。同时,该层还散布着数量不明的智能水雷和微型自杀式潜航器,构成无法预测的死亡陷阱。”
图像切换,聚焦岛屿近海。“第二层,钢铁荆棘。海岸线五公里范围内,依托天然礁盘和人工堆砌的障碍物,构建了密集的交叉火力网。”屏幕上亮起密密麻麻的红色光点,“固定式自动武器站,配备重机枪和速射炮;隐藏在岩洞中的岸防导弹发射井,射程覆盖近海全域;水下则布设有带感应引信的聚能爆破索。任何试图抢滩的载具,将在登陆前承受毁灭性打击。”
最后,图像拉升至岛屿上空。“第三层,死亡天穹。”屏幕被代表防空导弹射程的扇形区域覆盖,“四套覆盖全空域的‘宙斯之盾’区域防空系统,辅以大量近程防空导弹和密集阵近防炮。理论计算,其形成的防空火力密度,足以在十秒内击落一个中队的超音速战机。更致命的是,”顾沉舟的声音陡然下沉,“岛上有强烈且不断变化的电磁干扰源,强度之大,足以烧毁大部分非抗干扰电子设备的芯片,使精确制导武器失效,严重干扰通讯和雷达。”
随着顾沉舟的陈述,指挥室内的空气仿佛被无形的手越攥越紧,几近凝固。来自法兰西“外籍军团”的指挥官勒克莱尔上校,这位以冷静着称的老兵,眉头拧成一个深刻的川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良久,他才打破沉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如此立体的、毫无死角的防御……正面强攻,无异于用士兵的生命去填一个无底洞。我们需要一个缺口,一个足以撕裂这层死亡外壳的薄弱点。”
“薄弱点?”来自美洲联合特遣队的指挥官杰克逊准将,一位身形魁梧、眼神锐利如刀的黑人军官,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嗤笑,他指着屏幕上代表防空系统的那片刺目扇形区域,“勒克莱尔上校,在这种级别的防御面前,‘薄弱点’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速度和力量!集中所有空中突击力量,在最短时间内撕开一个口子,强行机降核心区域!用最猛烈的火力开路!”
“速度?力量?”一个低沉而略带口音的声音立刻响起,带着强烈的质疑。说话的是东亚“龙隐”部队的指挥官山本一郎大佐,他身材精瘦,眼神却如同淬火的钢针,“杰克逊准将,我理解您部队的传统风格。但面对‘阴影协会’,这种战术无异于自杀!他们的陷阱无处不在,预判能力远超想象!您所谓的‘集中力量’,在他们眼中,就是最完美的集火靶标!我们需要的不是蛮牛般的冲锋,而是手术刀般的渗透和精准打击!利用岛屿复杂地形,从多方向、小股潜入,破坏关键节点,瘫痪其防御体系!”
“山本大佐,您的手术刀理论听起来很美妙,”杰克逊准将毫不退让,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地逼视着对方,“但时间呢?我们没有时间!‘阴影协会’的全球袭击每分每秒都在制造灾难!等您的小股部队像蚂蚁搬家一样渗透进去,外面的世界可能已经化为废墟!而且,您如何保证分散的力量在遭遇对方重兵围剿时,不会像水滴一样被轻易蒸发?”
两种截然不同的作战理念,如同两股汹涌的暗流,在指挥室内激烈碰撞。支持快速突击与支持隐秘渗透的指挥官们迅速站队,争论声浪陡然升高,各种战术术语和数据在空中激烈交锋。地图上的标记成了各自观点的注脚,每一次点击都仿佛带着火药味。紧张的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
就在争论趋于白热化,甚至开始带上个人情绪化的指责时,一个身影悄然离开了主控台,走到环形会议桌的中心。是苏星晚。她没有立刻开口,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平静而深邃地扫过每一位情绪激动的指挥官。她的存在本身,就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激烈的争论声在她的注视下,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沸腾水面,渐渐平息下去。
“诸位,”苏星晚的声音响起,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穿透喧嚣的宁静力量,“我们争论的焦点,是如何突破那三层死亡屏障。无论是正面强攻的雷霆之势,还是隐秘渗透的无声之刃,其本质,都是在寻找一个‘窗口’,一个让敌人防御系统暂时失明、失聪甚至瘫痪的瞬间。”
她的目光转向巨大的屏幕,纤细的手指在触控屏上快速滑动。复杂的防御模型被缩小,切换成一个动态的全球气象云图。一个巨大的、如同宇宙旋涡般的红色气旋正在风暴洋深处缓慢生成,其前端狂暴的云带,正不偏不倚地朝着目标孤岛的方向移动。
“气象预测模型显示,代号‘海神之怒’的强热带风暴,将在七十二小时后,其核心风眼边缘将直接掠过目标岛屿。”苏星晚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天机的冷静,“最大持续风速预测超过十五级,伴随强降雨和雷暴。风暴期间,巨浪将彻底搅浑近海,强大的电磁脉冲和电离层扰动,将严重干扰甚至瘫痪其依赖精密电子设备的声呐探测阵列、雷达系统以及通讯网络。”
随着她的解说,屏幕上模拟出风暴侵袭岛屿时的景象:滔天巨浪拍打着礁石,狂风将树木连根拔起,密集的闪电如同银蛇狂舞,整个岛屿笼罩在一片混沌的能量风暴之中。代表防御系统的光点,尤其是外层声呐阵列和中层的部分雷达站,开始剧烈闪烁,甚至大片熄灭!
“风暴,”苏星晚的指尖最终点在屏幕上那片狂暴的漩涡之上,声音斩钉截铁,“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窗口’!一个由大自然赋予的、无法被敌人完全预知和防御的混乱契机!它将暂时遮蔽‘深渊王座’的眼睛,扰乱它的耳朵,削弱它的爪牙!这是我们发起致命一击的唯一、也是最佳时机!”
指挥室内陷入一片短暂的寂静。所有指挥官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片旋转的风暴云图上,眼神中的争论和焦躁被一种新的、混合着震撼与希望的光芒所取代。勒克莱尔上校紧锁的眉头缓缓舒展,杰克逊准将眼中的锐利也沉淀下来,山本一郎大佐则微微颔首,露出深思的神情。
“利用天时……”山本大佐低声自语,带着一丝由衷的叹服。
“时间窗口很短,”顾沉舟适时接过话头,声音沉稳有力,“风暴的巅峰破坏期预计只有六到八小时。我们必须在这短暂而宝贵的混乱期内,完成突破、登陆、突入核心区域的任务。这要求我们摒弃门户之间,整合所有力量,制定一个高度协同、精密到秒级的作战计划。任何一环的延误或失误,都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共识,在风暴的启示下达成了。争论的坚冰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迫在眉睫的紧迫感和必须精诚合作的沉重压力。
接下来的数十个小时,整个联合指挥中心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核心。巨大的屏幕上,分割成无数区域:实时更新的风暴路径预测、岛屿防御系统的动态弱点分析、各参战部队的集结位置、装备状态、后勤补给线……参谋人员穿梭忙碌,通话声、键盘敲击声、纸张翻动声汇成一片紧张的背景音。
一份名为“雷霆破晓”的联合行动方案,在无数次的推演、争吵、修改中逐渐成型。
“空中突击集群由美洲‘游骑兵’第一营、欧罗巴‘风暴突击队’A组担任尖刀,”顾沉舟站在巨大的三维沙盘前,手中的激光笔指向岛屿核心区域上空,“利用风暴对防空雷达和通讯的最大干扰期,搭乘最新型‘夜枭’隐身突击运输机,在超低空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以最高风险系数实施伞降,目标——直接落点控制岛屿中央指挥枢纽‘主脑’建筑外围!”
沙盘上,代表突击运输机的蓝色光点,如同离弦之箭,顶着模拟风暴的红色旋涡,强行刺向岛屿心脏。
“水下渗透分队,由东亚‘龙隐’水下作战组、沙海‘金蝎’蛙人部队组成。”激光笔移向岛屿北部一片被标注为“潜流区”的崎岖海岸,“风暴引发的巨浪和浑浊水流,将极大削弱近海水下声呐和感应器的效能。你们将搭乘特制超静音微型潜航器,利用这片天然混乱区隐蔽接近,目标是破坏岛屿西侧岩层内的主能源反应堆冷却系统!瘫痪其能源,等于废掉这头钢铁巨兽一半的力量!”
代表潜航器的绿色光点,如同深海幽灵,悄然滑向岛屿的致命软肋。
“正面佯攻与火力压制群,”激光笔扫过岛屿南部相对平缓但防御最强的滩头,“由大夏‘利剑’特种旅、法兰西‘外籍军团’突击队负责。任务最艰巨,也最危险。在风暴达到顶峰、敌人注意力被空中和水下吸引时,你们将发起强攻!目标不是登陆,而是制造最大规模的混乱,吸引并牢牢钉死敌海岸防御部队和预备队!为空中和水下创造决定性机会!”
代表登陆艇和装甲力量的红色箭头,如同奔腾的熔岩,义无反顾地撞向岛屿南部那片代表死亡的火力网。
“远程精确打击与信息支援,”苏星晚的声音从情报分析区传来,她面前是密密麻麻的信号分析图谱,“由我方‘守夜人’信息作战小组,联合各参战国太空及电子战力量负责。在行动发起同时,对岛屿已知的通讯节点、雷达站、防空指挥中心实施高强度电磁压制和精确的‘点穴式’导弹打击!确保敌人指挥系统在风暴和攻击的双重打击下,陷入最大程度的瘫痪和混乱!”
沙盘上空,代表电磁脉冲和导弹轨迹的紫色、白色光网骤然亮起,覆盖岛屿的关键节点。
计划庞大而精密,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成功,都依赖于其他环节的完美配合。风暴,是共同的契机,也是共同的挑战。
然而,再完美的计划蓝图,也需要由人去执行。当来自不同国度、拥有迥异作战文化和传统的精英战士们,被强行纳入同一个高度协同的作战框架下时,磨合的阵痛不可避免,甚至演变成了危险的裂痕。
代号“雷霆熔炉”的大型联合模拟对抗演习场,位于地下深处一个广阔的人工穹顶空间。这里利用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和物理模拟装置,近乎百分百还原了“深渊王座”岛屿的核心区域地形和防御设施。
此刻,模拟的中央指挥枢纽“主脑”建筑外围区域,一场激烈的巷战推演正在上演。
“A1小队!报告位置!你们偏离预定路线超过三十米!立刻修正!”通讯频道里,传来美洲“游骑兵”指挥官杰克逊准将严厉的呵斥。他通过监控屏幕,看到扮演进攻方的“龙隐”小队没有按照计划从主通道佯攻吸引火力,而是利用建筑废墟,试图从侧翼一处狭窄的维修管道进行渗透。
“杰克逊准将,预定路线完全暴露在敌方预设交叉火力下,是死亡陷阱!维修管道虽然狭窄,但能避开主要火力点,直接威胁其内部支撑结构!”山本一郎大佐的声音在公共频道响起,冷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战术判断。
“山本大佐!演习就是实战!计划就是命令!你们擅自改变路线,会打乱整个攻击波次!b2小队已经按计划压上,现在他们侧翼完全暴露了!”杰克逊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果然,监控屏幕上,扮演防守方的“风暴突击队”士兵利用“龙隐”小队偏离路线留下的空档,一个精准的侧翼火力点被激活,瞬间将按计划推进的“游骑兵”b2小队“歼灭”在模拟的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