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广袤的校场上。
校场四周,军旗烈烈,仿若一片红色的海洋在微风中翻涌。
随着杭州军改取得最终的成功,验收人员带着满心的期待与些许怀疑,马不停蹄地赶赴燕京,对这里的军队进行验收。谁也未曾料到,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正等待着他们。
验收首日,当二十万士兵如钢铁长城般整齐列阵时,验收人员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他们怀揣着审慎的态度,手持记录册,穿梭在队伍之中,开始了严格的检查。
随着检查的深入,一个惊人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这二十万部队竟然全部达标!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中八万新兵,体能丝毫不亚于其他地方身经百战的老兵。
若不是他们稚嫩的脸庞、崭新的新兵服,谁都难以相信,这些朝气蓬勃的士兵,入伍还不到三个月。
在新兵队伍中,岳云、严成方、狄雷和何元庆脱颖而出。
岳云,岳飞之子,身形矫健,手持双银锤,举手投足间尽显豪迈之气;严成方,面庞坚毅,双金锤在他手中虎虎生威;狄雷,目光如炬,舞动双铜锤,气势非凡;何元庆,身材魁梧,双铁锤仿若两座小山,沉甸甸地散发着压迫感。
四人初次在校场展露身手,便如四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夜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校场中央,一场别开生面的较量正在上演。
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主动请缨,试图挑战这四位新兵。随着一声令下,老兵们如饿虎扑食般冲了上去。然而,他们的攻击在四人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岳云身形灵动,双锤挥舞间,带起阵阵劲风,老兵们还未近身,便被强大的气浪逼退;严成方怒吼一声,双金锤重重砸下,地面仿佛都为之震颤,一名老兵勉强招架,却被震得虎口开裂,兵器脱手;狄雷和何元庆配合默契,双锤交织,如同一道密不透风的铜墙铁壁,将老兵们的攻击一一化解。
仅仅几个回合,老兵们便纷纷败下阵来,有的甚至连一个回合都抵挡不住。从此,“八大锤”的名号在新兵部队中不胫而走,成为了众人敬仰的传奇。
与此同时,罗延庆和陆文龙这两位用枪高手,也在校场崭露头角。
罗延庆单枪匹马,枪出如龙,每一次刺击都带着凌厉的气势,让人防不胜防;陆文龙双枪并用,左右开弓,枪影闪烁间,尽显高超的技艺。
两人在校场与其他士兵切磋时,同样无人能敌,唯有“八大锤”能与他们一较高下。
消息传到赵翊耳中,他惊讶得合不拢嘴。
若此时他身处燕京,定会忍不住拍手惊叹:“乖乖,后世闻名的八大锤、六大枪,竟都齐聚岳飞麾下了!”在他的认知里,这些名字如雷贯耳,没想到在这个时空,他们竟以这样的方式汇聚在一起。
命运的轨迹如此奇妙,无论历经多少波折,他们终究还是在岳飞的麾下重逢。
除了罗延庆和陆文龙,张宪、高宠、杨再兴同样以卓越的枪法,在军队中声名远扬。
他们与罗延庆、陆文龙一起,被后人誉为“六枪”。这六人,或沉稳大气,或勇猛无畏,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超凡的武艺。
半个月的验收过程,对验收人员来说,仿若一场奇幻的梦境。
他们起初带着质疑的态度,采用极为严格的标准,试图找出军队的不足之处。
毕竟,岳飞曾声称只需两个月就能完成整顿,这在许多人看来,无疑是夸海口。
一些官员甚至暗自庆幸被选来燕京,满心期待着看岳飞的笑话。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在一次模拟实战演练中,验收人员精心设置了重重障碍,试图考验军队的应变能力。
二十万士兵在岳飞的指挥下,如臂使指,迅速展开行动。
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防守反击,都做得有条不紊。
新兵们毫不畏惧,奋勇向前,展现出了远超其经验的战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