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捷之后(2 / 2)

赵翊看着这欢庆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

但他也清楚,这只是暂时的胜利,金兵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他立刻召集岳飞、张宪等将领,商议下一步的防御与备战之策。

在军帐中,众人面色凝重却又透着坚毅。赵翊率先开口:“此次虽获大胜,但金兵只是暂时退兵,想必不久之后便会卷土重来。

我等需早做准备,加固防线,储备粮草。”

岳飞起身,拱手道:“赵将军所言极是,末将以为,当趁此时机,加紧训练新兵,提升我军战力。且可在边境险要之地设伏,以防金兵突袭。”

宗泽点头赞同:“岳将军之策甚好,此外,还需密切关注金兵动向,多派探子深入敌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一份详尽的防御计划逐渐成型。

而在朝堂之上,徽宗听闻大捷,也一扫往日的阴霾,在朝堂上大肆封赏有功之臣。

赵翊被加官进爵,可他却上书推辞,只恳请徽宗多拨军饷,加固边防。

徽宗虽有些不悦,但碍于情面,也只得应允。

日子一天天过去,边境上宋军严阵以待。

了望塔上,士兵日夜值守,目光警惕地注视着远方。

操练场上,新兵们在老将的指导下,挥汗如雨,喊杀声震天。

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回朝后,正如所料,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互相推诿兵败的责任。

金国朝堂一时间乌烟瘴气,内部矛盾日益加深。

但在这混乱之下,复仇的火焰也在悄然燃烧。

不久之后,金国再次整顿军队,新的一轮南侵蓄势待发。

而宋朝这边,有了之前的胜利经验,军民一心,信心满满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当金兵的铁骑再次踏足宋境,迎接他们的是更加坚固的防线、更加勇猛的宋军。

赵翊站在城头,望着远方滚滚而来的烟尘,拔剑高呼:“众将士听令,今日之战,关乎家国存亡,随我奋勇杀敌,让金兵有来无回!”

城下,宋军齐声响应,声震云霄。刀光剑影之中,一场更为惨烈、关乎两国命运的大战拉开帷幕……这场战争持续数月之久,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但宋军始终坚守阵地,没有让金兵再前进一步。

赵翊日夜操劳,既要统筹全局,又要亲自上阵鼓舞士气。

他的战甲早已破损不堪,脸上满是疲惫之色,可眼神却依旧坚定。

在一次关键战役中,宋军被金兵围困,形势危急。

赵翊亲率精锐部队,如猛虎般冲入敌阵,左冲右突,杀得金兵人仰马翻,硬是撕开一道口子,救出被困的将士。

岳飞所率的岳家军更是声名远扬,他们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严明军纪和超强战力,让金兵闻风丧胆。

每一场战斗,岳飞都身先士卒,一杆长枪舞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金兵死伤无数。

宗泽则坐镇后方,调度粮草,安抚百姓,为前线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他虽年事已高,却日夜操劳,双眼布满血丝,还时常前往前线慰问将士,让军心大振。

随着战争的持续,金兵渐渐力不从心。他们没想到宋朝军民如此顽强,内部又矛盾重重,粮草供应也时常受阻。

而宋朝这边,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为军队送粮送水,照顾伤员,军民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

终于,在一场决定性的大战后,金兵全线溃败,狼狈北逃。

这一次,宋朝赢得了更为彻底的胜利。

赵翊望着远去的金兵,长跪在地,面向山河,眼中热泪盈眶。

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将士用鲜血、百姓用生命换来的。

他暗暗发誓,定要守护这片山河,让百姓永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