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翊沉思片刻,道:“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民心。我们即刻张贴榜文,详述黄河之战真相,告知百姓与将士,我们的忠心日月可鉴。同时,加强营防,谨防金军细作混入军营,再生事端。”
于是,黄河军营前,一纸榜文昭告众人。
赵翊亲书战报详情,从如何布局迎敌,到怎样与百姓齐心抗金,桩桩件件,皆如实道来。百姓们读罢,恍然大悟,对赵翊与宗晴琳的敬意愈发深厚,纷纷自发组织起来,为军营送粮送物,支援抗金大业。
军营内,将士们见主帅被污蔑,个个义愤填膺,磨刀霍霍,誓要在战场上再立战功,以正视听。
而在京城朝堂,皇帝虽被佞臣谗言迷惑一时,但并未完全昏庸。他暗中派亲信前往黄河,探听虚实。亲信乔装改扮,混入黄河百姓之中,所见所闻皆与谣言相悖。百姓口中,赵翊与宗晴琳是再生父母,是守护黄河的神明;军营之内,纪律严明,将士们一心报国,毫无谋反迹象。
亲信回宫后,如实禀报,皇帝这才如梦初醒,对佞臣的谗言起了疑心。
可朝堂风云变幻莫测,佞臣们见势不妙,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勾结部分贪婪的地方官员,以军饷筹备之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妄图将黄河将士陷入不仁不义之地,让百姓与军队离心离德。
黄河之地,物资供应愈发艰难,宗晴琳看着日渐稀少的粮草,心急如焚:“这可如何是好?朝廷物资被克扣,百姓即便有心支援,也是杯水车薪。”
赵翊目光冷峻,扫视着地图:“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一面派人疏通与周边州府的关系,争取物资支援;另一面,组织士兵屯田,自给自足。无论如何,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更不能让黄河防线有失。”
在困境中,黄河军民齐心协力。士兵们放下兵器,拿起锄头,开垦荒地,种下希望的种子;百姓们省吃俭用,将家中余粮源源不断送往前线。
周边一些正直的州府官员,在了解黄河困境后,冒着得罪权贵的风险,暗中调配物资,支援黄河。
朝堂之上,皇帝在亲信提醒下,开始彻查佞臣与地方官员勾结一事。随着调查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那些妄图扰乱朝纲、谋害忠良的小人纷纷落马。皇帝深感愧疚,亲拟诏书,表彰赵翊与宗晴琳的忠心与功绩,派遣特使,带着充足的物资与兵员,奔赴黄河。
黄河前线,当特使宣读诏书,送来物资时,全军欢呼。赵翊与宗晴琳跪地接旨,热泪盈眶。他们知道,这一路的坚守与付出没有白费,虽历经风云变幻,可只要初心不改,便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护大宋山河永固。在百姓的欢呼声与将士的呐喊声中,二人起身,目光坚定望向远方,那里,是大宋的万里河山,等待他们继续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