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浴血真定,山河同仇(2 / 2)

回到营地后,赵翊立即安排救治伤员,统计伤亡情况。

这场大战,宋军虽胜,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多将士永远地倒下了,他们的家人再也等不到他们回家。

看着一份份伤亡名单,赵翊的心情无比沉重,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将金兵彻底赶出大宋,让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真定府进入了重建阶段。

百姓们在宋军的帮助下,修缮房屋、开垦荒地,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赵翊和宗晴琳也没有闲着,他们一方面加强城防建设,训练新兵,另一方面派出探子,密切关注金兵的动向。

探子回报,金兵在此次大败后,内部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将领主张再次集结大军,强攻真定府,以雪前耻;

另一部分则认为应该暂时退兵,休养整顿,等待时机。得知这个消息后,赵翊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依我看,金兵即便退兵,也不会善罢甘休。

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壮大自己,趁他们内乱之际,主动出击,各个击破。”一位将领提议道。

赵翊沉思片刻,点头道:“此计可行,但我们也要小心谨慎,不可中了金兵的圈套。”

宗晴琳站起身来,说道:“将军,我愿再次娘子军先行探路,摸清金兵虚实。”

赵翊看向她,眼中满是犹豫:“大小姐将军,你刚经历大战,身上还有伤,此番探路太过危险,还是让别人去吧。”

宗晴琳却执意要去:“将军,我熟悉周边地形,且娘子军行动敏捷,不易被察觉,由我去最为合适。

再说,这点小伤算什么,不碍事的。”

见她态度坚决,赵翊无奈答应:“那好吧,大小姐将军千万小心,若有险,即刻返回。”

宗晴琳率领娘子军出发后,赵翊的心一直悬着。

他每日在营地踱步,等待着她的消息。几天后,宗晴琳终于回来了,还带回了重要情报。

“将军,金兵主力目前驻扎在百里外的山谷中,他们内部确实矛盾重重,士气低落。

而且,我发现了一条通往山谷的小路,若我们能悄悄摸进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定能大获全胜。

”宗晴琳兴奋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光芒,既有发现情报的欣喜,又带着一丝邀功似的期待,望向赵翊的眼光里满是灵动与俏皮。

想起之前两人一同探讨战术,赵翊的独到见解、沉稳风范,让她越发倾慕,而这次,她也渴望能在他面前证明自己。

赵翊听后,大喜过望:“大小姐将军,此次真是辛苦你了,你立下大功!”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眼中满是对宗晴琳的赞赏与感激,四目相对,那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一种微妙而温馨的气息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

有了这份情报,赵翊立刻制定作战计划。他挑选了精锐部队,准备沿着宗晴琳发现的小路,突袭金兵山谷营地。

出征前,他再次鼓舞士气:“将士们,此次出征,关乎大宋命运,我们要为死去的兄弟报仇,为百姓谋安宁。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信心!”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趁着夜色,宋军悄然出发。

他们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前进,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

当接近金兵营地时,赵翊透过夜色,看到金兵营帐中灯火通明,却毫无防备。他心中暗喜,时机成熟了。

随着一声令下,宋军如鬼魅般冲入敌营。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金兵从睡梦中惊醒,慌乱中不知所措,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宋军在敌营中大开杀戒,放火焚烧营帐,将金兵杀得片甲不留。

这场突袭战,宋军大获全胜,缴获了大量物资和兵器,还斩杀了数名金兵重要将领。

金兵经此一役,元气大伤,短期内再也无力对真定府发动大规模进攻。

真定府迎来了一段相对安宁的时光。赵翊和宗晴琳在这段时间里,感情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们一起训练新兵,一起商讨军情,在朝夕相处中,彼此的欣赏逐渐升华为一种特殊的情愫。

一天,赵翊在城墙上巡视完城防后,与宗晴琳一同漫步在城墙上。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面。

“宗姑娘,这段日子多亏有你,若不是你,真定府不知还要历经多少磨难。”

赵翊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温柔,他停下脚步,侧身面向宗晴琳,目光深情地凝视着她。

想起过往并肩作战的点点滴滴,那些生死与共的瞬间,他心中的情感愈发炽热。

宗晴琳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说道:“将军说哪里话,这都是我分内之事,能与将军并肩作战,我此生无悔。”

她的声音轻柔,带着少女的娇羞,手指不自觉地绕着衣角打转,不敢直视赵翊的眼睛。

两人目光交汇,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气息。

赵翊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要替宗晴琳捋一捋被风吹乱的发丝,却在即将触碰到她的瞬间,又猛地收回手,他深知,此时大宋尚未完全光复,还有很多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们,儿女私情只能暂时深埋心底。

不久后,探子又带来了新的消息,金兵在其他地区蠢蠢欲动,大宋的其他城池面临着新的危机。

赵翊和宗晴琳听闻,立刻收起心中的柔情,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备战中。

他们整顿军队,准备开赴新的战场,继续为大宋的光复之路而努力拼搏。

在真定府百姓的期盼目光中,赵翊和宗晴琳率领着宋军,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未知的战场进发。

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渐行渐远,只留下一路尘土飞扬,而他们的故事,将在大宋的历史长河中,续写新的篇章。